【阅读提示】
他放弃安逸的生活,来到风吹黄土扬的大山之巅,开始了极其艰苦的荒山开垦和植树造林;他十一年如一日,凭着一股坚韧不拔的精神,硬是把荒山变成了花果山。他,就是青海省互助县福海农林牧综合开发种植场场长韩福海。
1999年12月24日,青海省互助土族自治县高寨镇的韩福海(上图。资料照片)承包了511.7亩荒山。这位回族汉子前后栽植170亩万余株、12余种乔木和灌木,创办了一个集农林牧于一体的综合开发种植场。从此,这片荒山开满了桃花、杏花、梨花,香飘万里,枝头挂满了桃子、杏子、脆梨,惹人喜爱,韩福海和他的工人们在这片林子里辛劳着、喜悦着,这里是青海省互助县非公有制林业成功发展的一个缩影。
【镜头一】
韩福海热爱绿树,经常给小树修枝打芽,这是他的喜好,也是他的习惯。每当看到家乡那片荒山,韩福海暗自伤神,他始终做着父亲曾做过的那个美梦:山头全是树木,山坡满是花香。
韩福海1954年出生于高寨镇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是个勤劳能干的老实人,喜欢植树、种些花花草草。小时候放学回家后,韩福海都会跟着父亲栽树、修枝、浇水。
中学毕业后,韩福海考取了青海省师范高等专科学院,成了高寨镇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大学生。之后在乡村任教,在执教生涯中,韩福海曾带着学生在互助县当地植树造林,义务给附近村里的树苗浇水。
韩福海说,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青海省林业部门下发了关于承包荒山的文件,这时他的心里震动了,他似乎预料到,这个时代会让他和父亲的美梦成真。
1999年12月24日,是韩福海承包荒山的一天。他说,这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也是真正改变他一生的一天。从此,韩福海一路往前走,硬是把荒山变成了花果山。
【镜头二】
妻子李莲生告诉记者:“自从韩福海承包了这个荒山,全家上下都挑起了担子,别说是我,就是孩子们,一到寒暑假就被韩福海拉到山里干活,别人家里闲暇时出去旅游,我们一家人连一顿团圆饭也很难吃到。”说到这里,李莲生抹起了眼泪。
在1999年,韩福海拥有稳定的工作,妻子李莲生经营着一家不错的农家园,两人的收入在当地来说是非常丰厚,日子过得很安逸,但韩福海的心思就是离不开家乡那片贫瘠的荒山。就在这一年,韩福海看到了国家政策带来的希望。于是,他注册成立了互助县第一个非公有制林业经济实体——互助县福海农林牧综合开发种植场,之后又承包了家乡的511.7亩荒山,并与县林业局签订了承包荒山地50年的合同。
夫妻俩卷起铺盖,丢下3个不到10岁的孩子,放弃了安逸的生活,来到了风吹黄土扬的大山之巅,开始了极其艰苦的荒山开垦和植树造林工作。他们先用了两年时间垦荒,在山上修路、平地、盖房、引水、拉电,将乱石一块块、一车车地搬走,再运来大量土壤、肥料,使贫瘠的山坡成了沃土。再用3年时间植树造林,先后种了12种树苗共170亩,其中苹果、梨等经济林100亩,青杨10亩,枸杞1亩,云杉等59亩。
这一干就是11年!11年来,韩福海凭着一股坚韧不拔的精神,夏天,赤着身子、头顶烈日给树苗浇水、打枝、修剪,浑身晒得黝黑;冬天,冒着飞雪和寒风,忙着开荒、整地、管护,彻夜不能回家。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没有节假日和休息日,用一滴滴汗水耕耘着这块贫瘠的土地。
最让妻子李莲生痛心的是去年10月的一个下午,韩福海正在给山上的树苗浇水,浇灌机突然停止运行,急性子的韩福海没等电工来,便自己下山到场部检查电路。当他查出原因,修好电路,推上开关的瞬间,不幸发生了,一道电光,一声惨叫,只听到有人疾呼:“韩场长触电了!”在离高压电源工作台15米之外,大家找到不省人事的韩福海。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抢救,韩福海总算脱离了生命危险。住院不到20天,韩福海时刻挂念自己的果树,不时用受伤的手臂夹着手机,和工人保持通话,告诉他们哪棵树该修剪、哪棵树该浇水……
拉生金和“哑巴”姑舅俩跟着韩福海已有七八年了。每天,他们和其他6名工人一样,主要做的是拔草、浇水和剪枝的活,韩福海手把手地教他们,工人们的手艺自然越来越好。他说:“我会一直跟着韩场长干,直到我老得实在干不动了。”
【镜头三】
林业基地初具规模,韩福海与妻子更闲不住了,他俩计划利用3到5年时间,对这片青山进行全面的“整容”,创办高原上富有特色的“三大园”:苗木园、果树园、牛羊养殖园。
如今的高寨镇西湾村后山,有已成林的170亩林地和果园,还有绿起来的311.7亩荒山。韩福海自豪地说:“承包这座荒山已经11年了,我的绿色梦渐渐成真了!”
“先开荒、绿化,建立林木种苗基地;再发展林果业、养殖业和观光旅游业!”这是韩福海的蓝图。“去年,场里的收入达到10万元,其中苗木收入3万元,果实1万元,养殖6万元。”
截至目前,韩福海已经投资70余万元用于“三大园”的开发建设,他要实现由绿色向生态转变,由生态向旅游转变,最后达到“远看是青山,近看是花园”的绿化、美化效果。
回首11年创业经历,韩福海激动地说:“荒山能够绿起来,能结出果实来,都与党的好政策分不开,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分不开,我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我希望更多的人植树造林,希望更多的绿披在青海的山川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