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学斌的一生浓缩了一幅中国农村、农民与农业在不平凡历史阶段曲折前行的社会画卷。早在改革开放之初,当地人就亲切地称宫学斌为“白领农民”。从龙大集团成立的那天起,宫学斌就已经把参与和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的伟大变革,发挥得淋漓尽致。他说:“带动农民致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一生的使命。”
【简历】宫学斌,1937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高级经济师,山东省莱阳市龙旺庄街道办事处人。现任龙大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先后荣获“山东省优秀党员”、“山东省乡镇企业家”、“山东省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厂长(经理、董事长)”、“全国食品工业优秀企业家”、“全国兴村富民百佳领军人物”等称号。2000年,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获中国肉类行业终身成就奖;2003年当选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2008年当选为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宫学斌·视角】▲带动农民致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一生的使命。
▲农业不应该被遗忘。
▲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
▲活到老,学到老;活着干,死了算。
▲咱中国农民祖祖辈辈就两件营生,一是种植,二是养殖。
▲高潮享受荣誉,低潮享受人生,只有用心血和汗水浇花,花才开。
▲目标是成功的基石,成功是滴水成潭的过程。
▲挣外国人的钱养活中国的农民。
急流勇退为转型
为宫学斌涂抹耀眼色彩的龙大集团的前身是一个即将濒临倒闭的乡镇砖瓦场,始建于1972年。当时砖瓦场员工只有100多人,资产不过几十万元,而且连年亏损。
1975年,宫学斌临危受命接管砖瓦场后当年就扭亏为盈。而到了1986年,正当砖瓦场办得红红火火的时候,宫学斌却力排众议,毅然炸掉砖瓦场,成立莱阳市果菜保鲜总公司,选择了食品加工这一朝阳产业。
宫学斌的抉择大有急流勇退的气魄。在当初,他的这一举动在众人眼中俨然是不折不扣的“傻”。但20年来,宫学斌以一种超常人的抱负、胆识、气概、才干与成就,改变了众多当年不了解他的人的看法,他把事业的触角已经伸到了欧洲、北美、东南亚等二十几个国家。一件件打着“龙大”印记的产品走俏海内外,调理食品、肉类食品、粮油制品、水产品、FD制品、调味品等一应俱全,500多个品种畅销不衰。龙大集团已经形成年销售收入50亿元,出口创汇2.5亿美元,利税3.5亿元的经济规模。
从蔬菜种植、种猪繁育养殖、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到木器生产,再到包装制造和商贸服务等,在宫学斌的带领下,龙大集团以食品业为主,其他产业为辅,走向了多元化发展之路,并以惊人的速度实现了一次次破茧化蝶的嬗变。
宫学斌说:“专心做一件事情的人,心灵深处总是知道事情的结果。”如今的龙大集团已经头顶 “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全国重要的速冻食品生产出口基地”、全国首批“食品农产品出口免检企业”、“中国食品工业百强”、“中国肉类食品行业50强”等等众多绚丽的光环,可宫学斌却淡定笑称:“行百里者半九十。”
为守住一种精神和责任,年过古稀的宫学斌至今还游弋在他事业的深海,依然散发出精明、冷静、干练和果断的智慧。
勤勉创新求生存
宫学斌办公室内,一个庞大的书柜格外引人注目,柜内的书籍琳琅满目:集团管理方略、国际市场开发、员工管理、班组建设等等,应有尽有。
宫学斌有很多习惯令员工敬佩,其中最鲜明的一条便是勤奋学习。每天清晨四五点钟,他都会准时来到办公室看书。在宫学斌看来,一个企业家必须一心扑在经营发展上。“活到老,学到老;活着干,死了算。”他常常如是说。
不断地学习,使宫学斌不断地自我超越,更让宫学斌有了超人的胆识。
“不能小富即安,机遇来了要 ‘贪心’,最大限度地利用机遇带来的好处,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1989年以来,宫学斌抓住机遇,千方百计引进外资,相继与日本、美国、瑞典等国的企业合资,创办了20家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建成了设施一流的胶东地区最大的养殖、屠宰、肉类加工基地,全国最大的龙口粉丝生产出口基地、酱类产品生产出口基地,国内一流水平的万吨气调库保鲜库,全国最大的、标准最高的调理食品加工厂和最先进的水产品专业加工厂等等。从初期产业单一化,发展到如今的精、深加工,多行并举,龙大集团的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和壮大。
不断学习使宫学斌这位地道的农民企业家战略运营能力大大提升。他一贯倡导改革和创新,这给龙大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提升了核心竞争力。
2002年以来,日本政府相继推出农药残留和食品添加剂检测等技术贸易壁垒,特别是2006年,日本出台了“肯定列表制度”,如此苛刻的技术壁垒给中国食品加工出口企业带来严峻的挑战,农产品对日出口大幅下降。龙大作为以出口为主的大型企业,受到的冲击更大。
“打铁要先自身硬,肚子痛不能埋怨灶王爷”。危机时刻,宫学斌及时调整思路,不等不靠,主动出击,以市场需求为准则,及时建立起严谨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从绿色源头管理到加工过程,直至成品发货,构筑起一条“绿色通道”。依靠这一严密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2003年2月和2004年3月,龙大集团作为中国冷冻菠菜加工行业的代表,先后两次代表国家迎接了日本厚生劳动省的全面检查,为中国冷冻菠菜的两次解禁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目前,该体系已经被日本、欧盟的官方机构和知名公司广泛认可,并成为日本客户评估中国食品工厂时参照的重要质量标准。2006年10月,国家质检总局组织的促进全国食品农产品出口现场会召开,把农大作为首站示范观摩点。
龙大以其缜密、科学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荣膺全国首批“食品农产品出口免检企业”。在日本实施极为苛刻的“肯定列表制度”当年,龙大集团完成销售收入33.33亿元,出口创汇2.03亿美元,实现利税2.47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宫学斌深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绿色壁垒”会不断加高,正所谓 “水涨船高”,这是自然法则。居安思危,宫学斌的目标是把龙大品牌由“中国驰名商标”锻造成“世界品牌”,为中国农产品加工出口行业树起了标杆。“挣外国人的钱养活中国农民。”宫学斌说。
内外并举谋发展
人生有时像个偌大的赌局,谁也不可能总是赢家,谁也不可能老是输家。在经历了“绿色壁垒”之后,宫学斌逐渐认识到市场存在风险,两条腿走路稳当,尤其是做食品的,绝不能把销售市场全部放在国外,因为国际风云变幻,一旦有个风吹草动,那可真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实际上,宫学斌根据市场的变化一直在为企业发展作着调整。1995年,北京、上海等35个大中城市的超市里,人们惊奇地发现,国内首批精装粉丝在货柜上亮相。这批粉丝的制造商就是龙大集团。“龙口粉丝龙大造”的广告语一夜之间响彻大江南北,龙大集团与龙大粉丝声名鹊起。这是龙大集团打响开拓国内市场的“第一枪”,从此,龙大结束了产品全部出口的历史,构建起外贸出口和国内贸易“两条腿”走路的新格局。
在国内市场的历练中,宫学斌意识到:没有品牌,就没有竞争力。事实证明,这一理念引领龙大攀上新台阶。
2005年,宫学斌独具慧眼地提出了“由加工企业向品牌企业转型”的发展战略,把国内市场的扩展作为企业发展的战略重点。此后3年时间里,龙大集团紧紧依托肉食品、花生油、粉丝三大内贸主导产品,收拢拳头抓管理,凝心聚力做市场,取得了丰硕的成果。2006年9月,龙大牌粉丝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成为首批获得“中国名牌”称号的粉丝生产企业之一。2007年9月,龙大牌低温肉制品和龙大牌鲜冻分割猪肉双双荣登 “中国名牌”宝座。这是继2001年“龙大”商标荣获“中国驰名商标”、2006年“龙大牌”粉丝荣获“中国名牌”之后,龙大集团荣获的又一国家最高质量奖项。至此,一个驰名商标统领3个中国名牌的强势“名牌阵营”在龙大形成。
“看菜下箸,量体裁衣,有针对性才能有有效性。”宫学斌自信中带着睿智。为提升龙大内贸产品的产能和档次,满足日益增长的国内市场需求,宫学斌咬定青山不放,又相继投资6亿多元兴建了2个大型生猪屠宰基地、2个年产10万吨的花生油项目。同时,高度重视营销网络建设,在国内设立了35个办事处,建立了160多家直供超市,发展了2600多家龙大肉食专卖店,植物油和肉食品的销售区域由山东逐步扩展到北京、福建、广东等10余个省市,建立起覆盖全国的销售网络。如今,龙大集团内贸销售额迅速地占集团公司总销售收入的七成以上。
反哺“三农”写大爱
追寻宫学斌的创业成功之路,我们从中看出的是一个亲历农村千难万苦,对农民乡亲有着深厚感情的有为者,在表达一种由衷炽热的生命关怀。
2003年春天,宫学斌作为新当选的人大代表,出席了第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身为人大代表,责任重于泰山!”宫学斌把这12个子铭刻在心,落实在行动上。5年时间里,他共提出11件议案,其中有9件事关“三农”问题。每年的全国人大会上,他都竭尽全力为“三农”问题鼓与呼。从“农业不应该被遗忘”到“将农产品出口企业用电列入农业用电范围”等等,宫学斌总是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形成议案带到每年的人代会上。
“我是一个来自基层的农民代表,一个共产党员,关注农民、农村和农业,带动农民致富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一生的使命。”2008年3月,作为新当选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宫学斌再次走进了北京人民大会堂。
在历尽沧桑与荣辱后,宫学斌以大胸怀、大道义与大手段赢得了20多万农民的信赖和敬仰,当地人都亲切地称他为“白领农民”。如今,作为人大代表的他仍乐此不疲地低调穿梭于农民之间,与农民聊天,询长问短,每每以不被农民认出自己为乐趣。
其实,从龙大集团成立的那天起,宫学斌就已经把参与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农民生活方式的伟大变革,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农”问题在龙大已不再是问题。目前,山东省为龙大配套的初加工企业及加工网点达100多个,在龙大的带动下,莱阳当地的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已发展到300多家,食品加工成为莱阳的支柱产业之一。龙大蔬菜种植基地通过区域化、规模化发展,已经覆盖山东、江苏、河北、安徽、甘肃等10个省、地区的70多个县、市。全国已有10万多户农民为龙大搞蔬菜种植,人均年增加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龙大集团产业已经带动全国从事种植、养殖、运输、加工的农村劳力达20多万人。龙大的公司员工中有90%以上来自省内外经济欠发达的农村,他们每年人均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年过古稀的宫学斌自从发现一种“环保养猪法”后,就决定要为龙大的养殖业做强做大再结结实实干上十几年。并笑称:“从今往后不属牛了,决定属猪,做一个金猪,连拱带刨拼了干。”一个集PIC种猪繁育、生猪养殖、基因传播、饲料加工于一体的生猪生产基地在龙大集团形成。
“咱中国农民祖祖辈辈就两件营生,一是种植,二是养殖。种植行里出了袁隆平和李登海两个状元,养殖行里的状元我想考一考。”中状元并非易事,宫学斌要先画张饼摆在眼前,只要有诱惑,脚步就不会停下来。
“目标是成功的基石,成功是滴水成潭的过程。”宫学斌深知农村的天空依旧阴晴交替,农民的道路依旧曲直无常,实现“中国农村现代化”,只是他人生中最美最大也最艰难的梦。为这梦,他不想醒来。
宫学斌带着30年风雨兼程的记忆,依旧步履坚定地步入乡间大道,踏出一行又一行新的足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