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10亩麦田,微风过处,掀起层层波浪,40台大型联合收割机一声令下,齐头并进,10辆斯太尔货车地头待命,随时将粮食送往粮仓……6月15日,在齐河县种粮大户王成亮位于赵官镇的种粮基地,一幕首季麦收大战着实令人惊叹。
48岁的王成亮是齐河县大黄乡石碑杨村的种粮能手,2012年9月分别在胡官屯镇承包耕地3690亩,在赵官镇承包耕地9510亩,共计1.32万亩。
按照进度,位于胡官屯镇的耕地已经收完,这9510亩一天就能收尾,两天全部收割完毕,颗粒归仓。谈到今年的产量,王成亮自豪地说,今年他家的小麦比普通农户散种小麦产量要高,原因是去年秋天流转下土地后,县农业部门组织技术力量全部搞测土配方,根据不同土质,他专门从厂家“量身”定购肥料,今年他的小麦没有一片发生倒伏。据王成亮估计,总产量超过7000吨没问题。
而令王成亮感到欣喜的是,夏收前棘手的几件大事,都提前解决了,本以为忙乱、紧张的夏收,竟如此“轻闲”。当时,他最头疼的是这么多的小麦一下子收进来,向哪里存放的问题。后来,他通过粮食部门协调,租到了3个粮食储备库,而且,根据天气,他适度晚割一天,麦粒全部风干,不需晾晒,直接入仓。而农机问题,也没想到一时间那么多“麦客”上门服务。早在4月份,就有四五个农机经纪人主动找到王成亮,与他签订了用机协议,帮其联系收割机近60台套,而且价格便宜,每亩47元,比普通农户便宜13元。因为是第一季收粮,王成亮担心跟往年一样,周边村民“提前”下地捡拾麦穗,现在他也不用担心了,县农业部门、胡官屯镇、赵官镇专门派出人员,帮助昼夜巡逻,让他无干扰收割……
看着收割机里向水流一样泼下的麦粒,王成亮露出欣慰的笑容。他跟身边的伙伴总结起今年麦收中的几条经验:明年要投资300万元,购买10台大型收割机,全部自收确保4天完成;要继续跟保险公司谈判,争取每亩地再追投10元保险费,保险额达到每亩地1000元。
“现在农业机械化程度很高,大规模流转耕地实行规模化种植的条件已经形成了,下一步,我计划积极争取,建设自己的玉米储存库、农机服务队;这不,周边又有7个村的村民愿意出租耕地,如果我那几项计划都能实现,明年计划再租上几千亩不成问题。”王成亮的目光中充满了坚定。(转载于大众日报2013-6-19第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