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屯村通过让全体村民入股翻修浮桥,架起了干群之间的连心桥
浮桥变奏曲
黄河滩区风沙大,乡间公路上时时扬起遮天蔽日的沙尘。近日,笔者来到东阿县刘集镇牛屯村时,不少村民正在村中心文化广场活动。村内绿化、硬化好,天朗气清,与公路上沙尘阵阵形成了鲜明对比。
翻修浮桥引发风波
去年4月,省监狱管理局的刘玉国来到东阿县刘集镇牛屯村任第一书记时,正巧赶上村里要修浮桥,这件事成了全体村民瞩目的焦点。
原来,牛屯村紧靠黄河,村集体有一座浮桥,曾经是村里收入的主要来源。过去生意兴旺时,每天有上万元收入。由于年久失修,浮桥现在变得破烂不堪,很多车辆不敢通过,近年来收入下滑严重,每天仅有千元收入。村两委经过商议和征求村民意见,决定把浮桥重新翻修。
消息一出,不少人盯上了这块“肥肉”,纷纷找关系托门子想“分一杯羹”。有几位村干部甚至提议,由村干部全额出资翻修,并承包经营权。“当干部就要为全体村民谋福利,不能有私心。”刘玉国说。经过村两委干部的集体讨论,最后确定了集体控股、全体村民入股的方案。一个个说情的人被劝走了,一笔笔上百万的投资被拒绝了,在村民略显诧异的眼光中,浮桥翻修项目在村里展开了。
之后,村里印制了《告全体村民书》,发到每家每户手中。村集体以现有浮桥资产出资,占51%,村民入股占49%。每户村民一股,不能多投。如果有村民不愿意入股的,可以将股份转给其他村民。经过宣传发动,村里99%的户都入了股。浮桥经过翻修,于去年10月投入使用,每天过桥费收入能过万元。这样一来,村集体有了固定收入,村民也能按期分红了。
借着修桥这件事,村里把村务公开、民主监督等事项都健全起来。村会计牛德芝告诉笔者,每月15日村务公开是雷打不动的事,“让群众知道村里干了什么,准备干什么,满足群众的知情权。同时,村务公开也便于群众监督村干部。”在位于村中心广场的公开栏上,村里将工作计划、收支、村内重大事务等都严格进行了公开。“第一书记”和村干部的联系方式、村两委的工作承诺、目标任务、村庄发展规划、项目方案和每个项目的建设进度等,一一在列。
村中心有一块空地,怎么利用曾成为村干部和群众激烈讨论的热点话题,不少村民想承包了搞经营。“这块地的使用要为大伙服务,不能承包给村民。”刘玉国和村两委成员实地查看了后,经开会研究决定建一个文化健身广场。在拆除了一些老房子扩大面积后,高标准建设的广场很快于去年10月8日投入使用。现在,每天都有上百名群众到广场健身,丰富了生活,凝聚了民心。
架起干群连心桥
“在农村,干群矛盾大都是干部利用职权谋私利造成的,干部一心为群众着想,群众就没意见。现在,我们村老少爷们看咱的眼神都不一样了。”村支部副书记田仰岭深有感触地告诉笔者。
不但村民眼神不一样了,过去连想也不敢想的事,现在也不再是“硬骨头”。牛屯村紧靠黄河大堤,进出村就靠一条上世纪70年代修的不足4米宽的石子路。这条路几十年没有翻修,路面坑坑洼洼,损毁严重。更特殊的是,除了路面是用本村土地换来的外,路边的树和地都是邻村的,因此前几任书记几十年都没有解决路面拓宽的问题。这条路成了制约村子发展的瓶颈,也是群众对村干部不满的原因之一。现任书记牛传华也曾想过要翻修这条村民外出的必经之路,可是一征求村民意见,感觉心里又没了底。
浮桥项目顺利展开后,村两委逐渐赢得了村民信任,村民纷纷表示支持修路。有了群众的支持,刘玉国和牛传华带着支部班子一起去邻村积极沟通,一起向镇党委汇报请求协调,一起去县有关部门汇报求援。经过多方努力,历时几个月,路面终于拓宽成了柏油路。道路竣工时,牛传华激动地说:“这么难的事情都办成了,以后还有啥事能难住咱?我感觉自己的腰板硬了,支部的腰板也硬了。”
去年9月,村里修主干道,牛传华堂叔的房子妨碍修路,牛传华就去找堂叔做工作:“我当支书得为全体群众谋福利,你是我叔,得带头支持村里的工作,不能让群众戳咱的脊梁骨呀。”堂叔虽然不情愿,但看到党支部确实是为全体村民做好事,就痛快地把老房子拆了。
看到村干部和近亲属不讲特殊,村民也没得说,都支持村两委的工作。一年来,村里修了5700米柏油路,铺设管道3000米,建了占地4000平方米的中心文化广场,都没遇到太大困难。60岁的老党员王式成曾在三届村两委班子里任职,目前担任村支部副书记,他感慨地说:“在以前,这些工程想都不敢想,不同意见多得很。现在支部班子有正气,老百姓也就没有意见了。”
浮桥效应的嬗变
翻修浮桥事不大,但带来的长期效应正逐渐显现。
牛吉海是1969年入党的老党员,他的感慨很多:“过去村里很少开党员会,党员在村里发展中也起不到作用,慢慢地身份意识就淡漠了。”牛吉海说,过去也曾想着给村里干点好事,时常自发地扫扫大街,有的村民在后面悄悄地说:“你看,老牛又在假积极。”有一段时间,他甚至觉得党员是一个“丢人”的身份。
但是自从翻修浮桥和道路后,他感觉慢慢变了。去年以来,在“第一书记”的倡导下,村里先后开了5次党员会,凡村里的重大决策都请每一位党员发表意见。特别是去年5月,村里为每位党员在大门上挂上了“共产党员户”的标牌。现在村民再看到牛吉海扫大街,就夸他:“党员就是觉悟高,这么早起来学雷锋作奉献。”
基层党组织有了威信,党员就有了荣誉感。王士富也是一名老党员,看到村里重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就心动起来。正巧,村里倡议在农忙灌溉季节由党员自发帮助群众浇地,王士富就联系了另外6名党员,承担起了这个任务。他们轮番排班,每天凌晨2点开始值班,晚上9点才回家休息。其间,王士富连续发高烧,他坚持不退出,晚上挂完吊瓶再去值班。一年来,村里浇地5次,都是党员义务给全体村民服务。
党员事事带头,也影响了群众。田法先老汉常年养羊,每到冬季地里没有青草时,他总是有意无意地让羊吃麦苗。因为他年龄大,别人看见了也不好意思说他。去年冬季,他再也不让现有的9只羊吃麦苗了。笔者问是怎么转变的,田老汉不好意思地说:“村集体一心一意为群众着想,党员干部带头做好事,村里风气好了,我怕别人议论,不好意思再做损害其他村民利益的事情了。”
“一座小小的浮桥,就是检验村干部的试金石。说得天花乱坠,不如做几件群众认可的实事。”在村头采访时,没有多少文化的村民牛绪翠说出了心里话。(转载于大众日报2013-6- 16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