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利益无小事,件件关乎政府形象。政协用心用情用行动做好群众工作,是政府的高参和助手。”日前,对胶州市政协开展的群众工作,该市政府负责同志给予了高度评价。去年以来,胶州市政协把做好群众工作作为履行职能的着力点,通过实际行动诠释了履职为民的宗旨。
组合建言,真心为群众鼓与呼
“政协为民建言,关键要建到点子上,参到关键处。要创新机制,提高质量,形成工作合力,推动问题解决。”围绕这一思路,胶州市政协提出了“调研+提案+社情民意”的组合建言方式。
调研、提案、社情民意都是政协的基础性工作,如何推陈出新、优势互补,形成“联合舰队”?胶州市政协进行了积极探索。在建言内容上,坚持“大中小”相结合,围绕多数群众关注的重大问题开展调研,围绕界别群众关注的重要问题撰写提案,围绕部分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反映民意。在组织形式上,既挖掘内力,又借助外力,从选题、开展、论证、上报,全过程坚持省、青岛、胶州三级委员联动和市、镇两级政协组织联动,邀请有关专家和职能部门负责同志参与。在反馈落实上,坚持高层推动,将建议直接报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并根据领导批示意见,由政协各主席跟踪督办。
去年,通过组合建言方式报送的四份调研报告、12件重点提案和部分社情民意,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的批示,100多条建议纳入党政决策程序。经有关部门办理落实后,解决了一大批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如针对《关于“城中村”改造情况的调研报告》提出的建议,胶州市政府决定两年内对全市20个城中村进行改造,去年已成功启动8个村,开工面积24万多平方米,惠及近万名群众。针对《关于完善农村水利设施的提案》,胶州市水利局投资1555万元完成4处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解决了64个村庄7.29万人的吃水安全问题。
下乡服务,把实事办到群众心坎上
政协作为一个人才济济、智力荟萃的团体,如何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带着对这一问题的探寻,胶州市政协创造性地成立了政协专家为民服务和扶贫协调小组,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协调小组由科技、医疗、文化、法律、扶贫5个巡回服务队组成,主要为农民群众和农村基层干部提供农业科技、医疗卫生、先进文化、法律法规等方面的指导和咨询,引导广大政协委员通过协调就业、扶贫、助学等一系列实质性帮扶活动,帮助弱势群体解决实际困难。
近年来,这个特殊的组织已经成为胶州市政协的“公益大使”和“形象大使”,所到之处均受到当地群众的热烈欢迎。仅在去年,协调小组就开展“送健康到村镇”、送文化和科技下乡、送法进校等活动30多次,为群众提供技术指导3000多人次,治病查体1500多人次,为5000多名师生讲解了法律知识;为20多个困难村协调到位资金800多万元,硬化道路8万多平方米,栽植树木8000多棵,新建水利设施5处。
参与慈善,让特困家庭共享阳光雨露
最近,胶州群众热议着一件事:对患病住院的两位特困群众,政协机关和慈善总会的工作人员从获知情况、全力准备,到赶往医院、送去善款,仅历时16小时。
2月22日晚7点,胶州政协机关和慈善总会工作人员通过电视节目,了解到青岛401医院和市立医院各有一位来自胶州的重症患者。这两户家庭非常困难,已无力支付高额的医疗费用,急需社会救助。
虽已过下班时间,但政协机关和慈善总会工作人员为救助特困家庭全力准备,整理材料、核实情况、提出意见、报告审批、筹备善款……救助前的工作全部准备完毕时,已是深夜12点。23日一早,工作人员又火速赶往病人所住的医院,分别将5000元慈善救助金送到了病人家属的手中。
在胶州,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参与慈善事业已经成为工作的一大亮点。政协主席担任了慈善总会会长、两名副主席担任了副会长,20多位委员担任了理事。去年,集中开展了“周行一善”活动,每周坚持救助特困家庭10多户,全年累计救助特困家庭2177户,发放善款380多万元。据调查统计,有60%的受救助家庭走出了困境;开展了两期“阳光救助”活动,救助特困大学生191名,资助贫困中小学生207名,发放善款近70万元;开展了“心连心”救助工程和“微笑列车”活动,为先天性心脏病的儿童和唇腭裂患者提供帮助,免费实施了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