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长姜大明:“蓝黄"战略如虎添翼助山东展翅高飞
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恳谈暨项目推介会结束后,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接受媒体联合采访
大众网北京2月18日讯(记者 盛堃)今天下午,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恳谈暨项目推介会结束后,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接受了包括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中央级媒体,大众日报、山东电视台、山东人民广播电台、大众网等山东媒体的联合采访。
“蓝”“黄”交融 山东发展“如虎添翼”
记者:姜省长,您今天的心情怎么样?作为全国第一个国字号的海洋经济区,在山东转方式、调结构中,将会发挥什么作用?
姜大明:今天的心情非常高兴,因为这几天接连的几件大事都在向前推动,取得了成功。山东省两会昨天刚刚结束,我们通过了“十二五”规划,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今年需要抓好落实。今天又召开了蓝色经济区的恳谈会、项目推介会,签约了23个项目,2000多个亿,相当于山东每年投资的1/10,当省长的还是看这个东西高兴。
海洋经济是山东作为沿海省份的一个大的优势,上世纪90年代山东省委省政府就提出了“海上山东”的建设,当时是要用几年的努力,在海上再造一个山东陆地农业GDP,这件事情很早就已经完成了。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就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现在有科学家讲,海洋给人们提供的矿藏、食品、能源,肯定比陆地还要多。中央及时地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发展海洋经济”这样一个大的战略,又把山东半岛作为海洋经济的试点省份,批准了蓝色经济区的规划和试点方案,这对山东来讲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大好发展机遇。
现在我们这两个国家规划,一个是蓝色经济区的规划,一个黄河三角洲的规划,在19个县是重合的,这说明什么?就是我们的发展叫做“如虎添翼”,能够在这两个大的规划的推动下,发展得更好、更快。“黄”和“蓝”是山东的特色。我们想在“黄”“蓝”的交融之中,山东这只面向大海、振翅欲飞的雄鹰,翅膀就硬起来了,就会展翅高飞。
机遇与挑战并存,山东为全国“探路”
记者:刚才省长说到了二十一世纪是海洋经济,今后一个时期也是我国海洋经济发展的一个黄金机遇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开发建设,对于山东省的“富民强省”战略的实施具有什么样的重大意义?
姜大明: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区内的生产总值、地区财政、人口,以及人均收入,都在全省占到一半或者一半以上,本身多数的地方也是山东比较发达的地区。蓝色经济区规划批复之后,就可以按照规划的要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发展得更好。而且我们是陆海统筹,现在是从陆地向海洋建设,还有一些正在新兴的产业要发展起来。科技、教育也要大力发展起来,而且要探索现在很多未知的东西,这些对于山东经济的发展都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我想经济的发展在规划的推动下,必然发展得更好更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泽被全省。
记者:姜省长,您觉得作为全国第一个发展海洋战略的地区,有哪些机遇和挑战?
姜大明:在规划海洋经济的试点工作中,当时是山东省提出的,山东、浙江和广东,这三个省份面临着不同的海域。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主要是面向黄海和渤海,在这个区域内,现在条件非常好。所以第一个规划批的是山东,我们就要认真地按照规划的要求,把试点工作开展好。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来探索路子、积累经验。
记者:现在沿海各省市区都有了国家的发展战略。那么我们发展海洋经济,如何避免同质化,产业如何避免雷同?谢谢。
姜大明:我们要注意蓝色经济区这个规划,这是我国第一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以前做的规划发展虽然在沿海,但还是在内陆发展。当然也包括了像港口、渔业的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就是面向海洋,像胡锦涛总书记讲的那几句话,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培育海洋优势产业,打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我们要认真地来学习、体会和研究、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的这四句话要求。
“四个区”定位打造首个蓝色经济区
记者:请问省长,作为全国首个海洋经济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所要承担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姜大明:在今天的恳谈会上,异康书记做了全面的发言。要讲任务,我想是两句话,一个就是打造具有国际水平的海洋经济示范区,再一个是要形成在我国东部沿海新的经济增长极。在这个总的要求之下,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定位是建设“四个区”,即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海洋产业集聚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海洋科技教育核心区、国家海洋经济改革开放先行区和全国重要的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
第一个就是产业,在这方面,山东是有自己的特色的。虽然我们的海洋经济所占的比例在全国处于第二位,但是我们的门类是比较齐全。第二个就是作为科教、人才这一块,山东得天独厚,国家把全国唯一的一所海洋大学放到了青岛,国家各个部委,有关涉海的一些部委,把国家级的研究所都放到了青岛,所以现在我们科研力量占到了全国的一半以上。
山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像围海造田是严格控制的,就是怕海域出现情况,发展经济不能牺牲环境。再一个是污水,我们现在基本能够控制污水,不让它进入海洋。去年我们提出的一个目标就是省控59条重点污染河流全部恢复鱼类增长,这个目标我们已经达到。这些河很多都是流入黄海和渤海的,群众高兴地看到在小清河入海口出现了银鱼,这说明水质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讲,现在恢复鱼类生长还不是目标,这鱼还得能吃,现在它活着,还不能说明我们的水质完全达标,还要继续努力。
改革开放这一块题目很多了,一个就是体制机制要进行创新,特别是涉及海洋经济、海洋管理,这有很多题目我们需要去做。再就是对外开放,海洋就是开放的经济,山东现在沿海港口吞吐量已经突破了8亿吨,达到8亿6000万吨,我们的外贸吞吐量是4亿1000万吨,现在是全国第一位。所以在对外开放中,海洋起到了重大作用。现在我们周边国家,日本、韩国在与山东的经济互通上,都有一些地方共赢,都有一些新的动作。最近韩国已经开通了到山东威海的汽车甩挂业,他们的车把车头一摘运到威海,威海的汽车头往上一挂,就把货物就拉走了,这是区域流通的一个很大的机制。下一步,中、日、韩自由贸易区作为实验区,将再打造一个东北亚航运中心。
“重点区域带动”战略让山东发展更加协调
记者:省长您好,咱们的发展重点大部分是集中沿海,但是陆海统筹怎么发展?有那些举措或者政策是关于陆海统筹的?
姜大明:发展海洋经济必须是陆海统筹,由陆及海,这是人们认识和经济发展的一个规律。所以现在发展海洋经济,也有可能用海来促进,这也是相辅相成的。山东现在讲“重点区域带动战略”,国家级战略两个,一“蓝”一“黄”,这本身都是在山东沿海地区。现在有些城市提出来,像山东的中部、北部、西部、南部怎么发展?我们其实都有全面的区域发展战略。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济南城市群经济圈是山东发展的一个主轴。黄河三角洲原来是我们的鲁西北,已经有国家战略把它带动起来。现在蓝色经济区在日照要建立钢铁精品基地和鲁南临港产业带,这本身就把它和鲁南经济带的建设紧密联系在一起。
现在我们也是全力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区域经济,支持资源型城市转型,像枣庄、济宁;我们支持菏泽能够跨越式的发展,提出要打造“苏鲁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这是对我们鲁南地区提出的要求。聊城和德州,现在也都有自己的发展战略。聊城就是把有色金属产业链拉长,形成几个大的产业链。德州的新能源和生物产业方兴未艾,“世界太阳能大会”在德州举办,这么一个小城市举办一个国际性的会议是很不容易的,这说明它的太阳能产业发展在世界上是有影响力的。这些区域发展肯定会越来越协调。
记者:姜省长,我在一些场合注意到您的一个提法,就是不要光提资源,要看到资源背后的产业,要看到产业背后的产业链。我想请您解读一下蓝色经济区产业的发展。
姜大明:产业也要有发展,比如说海洋的资源,因为我们这里讲鱼,我们就捕鱼,我们去养鱼,拿到市场上去卖是产业链,我们可以搞深加工。现在“好当家”是从鱼苗开始,一直到最后高技术的生物制品制造出来,产业链拉长,附加值也增加了,老百姓也赚钱了。以前我们就是受计划经济影响的太多,山东的资源型产品和原材料比较多,以前计划经济的时候,说山东人就生产这个,拿到那边去,人家生产最终产品。现在是市场经济了,我们既要生产原材料,还要在原材料的基础上把产业链拉长,拉到什么程度?榨干吃净,然后点票子,就是这个想法。
已经将倾听群众声音纳入政绩考核体系
记者:您对官员的政绩观这方面有考核没有?
姜大明:有一套完整的体系。不管你GDP完成多少,财政完成多少,给你打多少分,最后我们还要通过一个市1000个电话进行民意调查群众满意度,然后乘你的整个工作得分,你自己讲或者是这个事情你觉得挺好,老百姓不认可也不行。你说你得了95分,老百姓就给你打了80分,一平均分数就下来了,所以大家很注意,把群众工作做好,把民生保障改善好。谢谢大家。
记者:谢谢大明省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