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些劳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总有些劳动者默默无闻做着奉献,甚至与我们擦肩而过也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感恩的致敬。如果说环卫事业是其中的一个行业,那王吉坤无疑是这个行业中的一位优秀代表。10月23日,在山东省第十八届环卫工人节即将到来之际,记者一行驱车前往蒙阴县,在县工会领导的大力协助下,终于跟正在工作一线忙碌着的王吉坤取得联系,近距离采访了这位省劳动模范。
从事环卫工作10多年来,王吉坤用辛勤的劳动和汗水擦亮了蒙阴县城的脸面,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并屡获殊荣:他被评为2006年临沂市劳动模范,2008年山东省劳动模范,2010年蒙阴县创建园林城市先进个人,2012年蒙阴县生态文明村建设工作嘉奖。同时他还是蒙阴县第七、第八届政协委员,蒙阴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代表。
自2002年调任蒙阴县城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副主任,王吉坤便走上了与垃圾、粪便打交道的工作岗位。世俗的眼光和议论常常让他如鲠在喉、如芒在背,在部队曾多次立功从未服过输的他无时无刻不提醒告诫自己:一定要把这份让许多人瞧不起的工作实实在在得干出个样子来。
虽然是副主任,但王吉坤依然冲锋在第一线,负责全县西南城区的街道保洁,以及近200个单位的环卫费征收。
县城南环路路线长,中段有京沪高速蒙阴出入口、啤酒厂、水泥厂多处石料石子厂、多家车辆维修业户,是县城的形象道路,体现着城市的面貌。由于车流量大,加之施工车辆来回运送石子、渣土,导致路面泥沙多,清扫难度大。王吉坤以身作则,总是冲在最前边,挑最脏、最苦、最累的活干,保障了景观大道的清洁畅通。
刘洪路、三公路在县城的老城区,分布着蒙阴一中、实验一小等重点学校和长途汽车站、超市及众多商业网点。这些地方都是人流最多的区域,往往前脚刚清扫过,后脚就有人扔上了垃圾。
说起那些“伤自尊”的事例,这位环卫工劳模也忍不住长吁短叹,甚至仍心有余悸。2005年6月的一天,他在三公路检查清扫作业质量时,临街的小饭馆顺手把渣土及生活垃圾倒在了刚清扫干净的街道上,他上前好言相劝,竟遭到老板和服务员的辱骂和殴打。
俗话说“不能因为听见蝼蛄叫,就不种庄稼了。”针对这种现象,王吉坤主动和各级营业户联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换位思考做耐心细致的工作,努力以认真的态度、辛勤的劳动、洁净的环境、默默无闻的工作,求得了经营业户的理解和支持,垃圾处理费做到了足额收取。现在该路段周边业户对环卫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养成了环境卫生从点滴做起,从我做起的好习惯,自觉维护着城市的形象。
2006年,环卫处购回一台吸粪车,大家都不愿意靠近这个“臭烘烘”的家伙,王吉坤主动请缨,担任驾驶员和操作工,由于刚开始没有经验,经常溅得一身粪水,家人朋友都劝他安排个临时工干就行了,何必这么自讨苦吃。他说:“我多少还懂点车辆,探索些经验再交给他们。大家都不愿意吃的苦,我不吃谁吃?”
2007年,蒙阴县开始探索实行环卫事业政企分开、市场化运营,并于2008年开始试行。该做法当时成为临沂市的一大亮点。经公开竞标,王吉坤取得了环卫市场化运营权,注册成立了蒙阴县环卫保洁服务有限公司。从此,他致力于培养出一支“爱岗奉献,服务一流,敢于吃苦,乐于奉献”的环卫保洁队伍。他根据工作特点制定和完善了城市清扫保洁作业考核、垃圾清运管理考核细则,城市公共厕所运行维护作业指导以及督查巡查等规章管理制度,逐步实现了管理规范化、秩序化,把环卫管理制度落到了实处。在省级园林城市创建、省级生态现场会等重大活动中的环卫保障工作得到了领导的一致好评和表彰。
天道酬勤石花开,不须扬鞭自奋蹄。目前,该县环卫工作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管理、监督和保障机制,建立健全了环卫三位一体的、相互制约的长效管理机制。市场化运营体制改革的运作和实践为环卫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注入了活力,彻底改变了以往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理念,变管理为服务,政企分开,干管分离,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促进了环卫事业的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进程。然而,让王吉坤念念不忘的依然是“创新思维,不断学习探讨环卫管理新方法。”他表示要进一步完善“五净五无”、“门前三包”全日保洁制度,加强机械化作业管理,使城市餐厨垃圾专人收集管理,从根本上杜绝地沟油生产的渠道,生活垃圾日产日清最好达到随产随清,将驻城村居纳入城乡环卫一体化管理,形成户集、村收、县处理清运的大环卫格局。
与日月同辉,与风雪相伴,与马路为家,与假日无缘,甘愿吃苦,无私奉献,“脏了我一人,洁净千万家。”这就是以劳模王吉坤为代表的“城市美容师们”的真实写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