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建设催生好人扎堆涌现,山东入选“中国好人榜”人数居全国前列
不久前,胶州女孩刘慧丽在重庆一家医院的手术台上永远地闭上了双眼,她的肝、肾等器官相继被取出,捐献给隔壁手术室里的病人。她成为重庆实施人体捐献以来首位捐献成功者。
这位20岁的女孩刚刚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如愿考到了重庆师范大学播音主持专业,可来到学校仅两天,她就出现头晕并陷入昏迷,送到医院检查后发现是系统性红斑狼疮病史引发脑出血。当她的母亲张瑞花赶到重庆时,小慧丽已经脑死亡。
痛失爱女,慧丽的父母当即替女儿作出了一个感人的决定:遗体捐献。他们说起初衷:慧丽在2008年患上红斑狼疮,家里没钱治,村民们凑出了3000元,胶州民政局和福彩得知后也慷慨解囊,这些捐款,慧丽和家人都一笔笔记在账本上。“现在慧丽还不了了,只能用另一种方式回报社会。我们是在替女儿报恩。”
据悉,刘慧丽捐出的眼角膜在9月12日分别移植给了四川达州14岁男孩小志和重庆江津林先生。现在他们均已重见光明。
一幕幕感人故事在胶州上演:面对车辆失控的落水女子,管廷江奋不顾身跳入冰凉的河水中,奋力营救,献出了年轻的生命;5岁女童命悬一线,张玉华等众邻居各执一角撑起棉被充当“气垫”;面对落水少年,李德涛来不及掏出口袋里的手机就跃入水中,救起少年后他不顾脚伤悄然离去;深夜车辆遇险,四野无人之时,臧崇林砸开玻璃,救出伤者,一路疾驰赶赴医院,悄悄垫付医药费后转身离去……
好人扎堆涌现,根儿在道德积淀。“一方面,胶州市搭建了丰富多彩、灵活多样的文明创建载体。从‘四德’建设到‘五风’推树,从‘卫生村庄’‘洁净之家’评比到‘德孝之星’‘好婆婆’‘十佳母亲’评选,从‘十万学生大感恩’到‘弘扬雷锋精神,做最美胶州人’,在全社会树立起积极向上的舆论导向,使胶州群体带上了崇文尚德的特征;另一方面,这种集体价值认同和价值追求又反过来影响着胶州人的思想和行为,于是‘尚德胶州现象’蔚然成风。”胶州市文明办主任黄榜文说,据统计,胶州市道德模范典型库共收录近年来先模人物500多名,在今年“慈善一日捐”活动中,胶州捐款额占青岛市12区市捐款总额的52%,是对这一现象的有力注脚。
“尚德胶州现象”是我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缩影。近年来,我省制定下发了《关于评选表彰全省道德模范的实施意见》《关于贯彻省委工作会议精神 加强和改进典型宣传工作的意见》,推进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及典型宣传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先后推出邹树君、崔学选、李登海、王伯祥、高发明等全国重大典型,选树了一大批各行各业、不同层次的道德典型,在社会各界树起了道德标杆。道德建设催生“好人”。自2008年中央文明办开展“我推荐我评议身边好人”活动以来,我省有266人荣登“中国好人榜”,入选数量居全国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