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短短三年,昔日偏僻贫穷、人心涣散的郑家寨镇盐场村旧貌换新颜,萌发出勃勃生机:盖起了楼房、建起了市场、铺上了油路、安上了有线电视……而且,人心思富、人心思上。村民们说,"这些过去连做梦都不敢想,这都是豆老板给俺们带来的福啊!"
"能人"回家
"豆老板"名叫豆相春,山东豆博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他16岁外出打拼,靠着勤奋和努力,2000年创建了自己的公司。5年后,公司固定资产已达8700多万元,日处理大豆500余吨,年销售收入3亿多元。
2005年,豆相春被郑家寨镇聘为科技副镇长,他凭借着在生意场多年积累的经验,带动全镇发展民营经济收到很大成效。工作中,豆相春发现盐场村村民思想闭塞,东盐场村甚至没有村两委班子,这位"能人"毅然做起穷困至极、人心涣散的盐场村党支部书记。
"穷村也要建设新农村,咱不能眼睁睁看着父老乡亲们落在别人后头!"面对别人的劝告,豆相春义无反顾,"作为盐场村的一员,一个人再富也不算富,我有责任让乡亲们都富起来。"
"超强"服务
回村后,豆相春做的第一件事就让村民们眼前一亮:个人出资30万元,填平了影响村民出行的两个自然坑,整修了村内所有大街。接下来,让村民们惊喜的事情更是一件接一件:尽管豆相春家在县城,可在他村里走农户、访民情,一住就是个把月;自己掏钱新挖3条灌溉沟,清淤2个水塘,总动土25万立方米,使全村所有农田实现旱能浇、涝能排;在村中心地段建起了1万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购进体育器材,使村民们娱乐休闲有了去处;投资150万元,建起了相春希望小学……
"现在俺村不仅铺上了油路,安上了路灯,还建立了移动信号塔,有线电视和电话的普及率也达到90%以上。"村民许化宝高兴地说,"下一步,豆书记还计划在村里建一个大型面粉厂,既可解决村民储粮难,又能安置50多名劳动力,到那时,俺村可就成为商业农业一体化的新型村庄了!"豆相春还自己出资设立了奖学金,对考入大学的学生进行奖励。连续两年,家庭贫困的孙磊得到了豆相春资助的一万元钱。
上任以来,豆相春除安置200多名村民到企业上班外,光投入村里的钱就有500多万元。
"连锁"反应
豆相春的"回归"可谓一石激起千层浪。在一个个惊喜中,村民们涣散的心开始收拢,封闭的思想渐渐开化,原本沉闷的村庄也"活跃"起来:每天傍晚,年轻人总要到文化广场打几场篮球;每月初九晚上,村里都举办一次文艺活动。去年,还成功组织了"盐场村秋季物资交流大会",使间断19年的九月九庙会得以延续,盐场村再次成为方圆50里内的商品集散中心。
豆相春回来后,已有10年没开起来的群众会,因为村庄规划的问题接连开了3次,全村群众一个不落。今年春天收缴黄河水费,全村仅用两天就全部收齐,而这在以前是根本没有的事。
更为可喜的是,村里几个年轻人已经开始跟豆相春学习生意经了。他在组织村民外出学习参观的同时,投资400万元修建了4栋两层上室下店的商住楼,为村民发展民营经济搭建平台。豆相春回村不到三年时间,原本一穷二白的盐场村就发展起了70多家个体户,新增饭店、批发零售门市部15家, 200多人走出家门到青岛、北京等地打工,许多老人光在家门口存看自行车、摩托车的收入,每月就能达到300多元……而且,这些数字还在快速地增长。
奋斗者的脚步永不停歇。在造福桑梓,回报家乡的同时,豆相春不忘企业发展--2008年,总资产过亿元的豆博士集团有限公司落户陵县经济开发区。展望未来,豆相春豪情满怀:"我们这代人赶上了好时候,在我们手中,生活一定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