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行在广阔的昌潍平原上,几乎每隔几十分钟,都会看见一个较为密集的产业集群:
在青州,一年四季花香满城;在寿光,点缀在鳞次栉比的冬暖大棚中的,是一个个食品加工厂、一个个防水材料企业,还有依托潍柴动力等大型企业集团而形成的机械配套产品生产基地;在高密,制鞋产业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条,给莫言笔下“高密东北乡”的高粱地增添了一笔工业的亮色……
与省内其他地区相比,潍坊的产业集群发展有着天然的优势:潍柴动力、海化集团、福田雷沃、孚日股份……这些行业龙头就是一个个天然的“磁石”,吸引了一大批配套企业集聚。而为了规范这些因大企业而形成区域集聚的中小企业,潍坊积极导入循环经济理念,按照产业集聚、企业集群的要求,着力构建起一批以大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载体,科技含量高、产业链条完整的工业园区。并加快完善现有各类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各类园区的产业集群。目前,全市重点龙头骨干企业多数依托省级以上开发区着手建设工业园,其中潍柴、亚星、海化、帛方、福田、孚日等企业工业园已颇具规模,如北汽福田通过在诸城、坊子建设大型工业园,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配套厂家落户园内,同时也带动当地数百家中小型配件生产企业的快速发展。
除了大企业的天然“磁石”作用,潍坊各地依托地方优势,形成的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也不容小觑。
在潍坊下属县市,政府积极培植县域产业集群,立足资源优势和传统产业优势,培植“一县一品、一县多品”,推动诸城、寿光、安丘、昌乐、昌邑建成国内重要的食品加工基地;诸城、寿光、青州、坊子建成汽车、工程机械、农用机械及其配套产品生产基地;诸城、寿光、坊子、昌乐建成全国重要的造纸包装基地;安丘、青州、昌乐、临朐建成山东半岛重要水泥、塑料和铝型材加工生产基地等。
如果说县级产业集群还是一个笼统的概念,那潍坊市特色产业镇建设,就让产业集群的概念更加清晰:青州花卉、高密鞋业、昌邑家纺用品、诸城肉制品、寿光胶合板、安丘玻璃钢、昌乐乐器……这些以中心城镇为主要聚集地的产业,都颇具规模优势和市场竞争力,展现出较强的生命力,成为当地经济的支柱产业。
目前,潍坊全市市级以上特色产业镇51个,其中省级特色产业镇13个,特色产业企业2100家,从业人员8.5万人,实现销售收入750亿元,利税68亿元。“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特色鲜明。
而纵观潍坊全境,依托蓝色经济区建设,潍坊努力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实力,已支持培育起盐及盐化工、新型防水材料、铝型材、家纺用品、珠宝饰品、乐器制造、光电产业等一批集群。截至2012年底,全市市级以上产业集群发展31个,其中省级7个;集群内企业3100家、从业人员18万人;实现销售收入1400亿元、利税110亿,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2%和16%。(转载于大众日报2013-1-28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