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年前,他怀揣着14万元的借款和一个巨大的梦想,脚踩着三轮车,默默地在杭州市清泰街的小巷里,一寸一寸地朝着他的梦想走近,那时候,宗庆后每卖一根冰棍4分钱,只能赚上几厘钱。
23年后,他以70亿美元(折合人民币476亿元)身家位列大陆首富,在全球榜单排名第103位。而面对这一榜单,宗庆后的感言是:企业家最重要的职责还是要把企业做好。“还是应该先做好自己的事情,多为国家贡献税收,多为社会创造就业。”
认识他的人在谈到他的成功时,都有着一样的反映——“迟早的事,在意料之中,也是情理之中,这么勤奋、用心的人,做什么都会成功的。”
中国最勤奋的企业家
有人用了一个通俗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宗庆后:“毛泽东式的谋略+愚公移山式的坚持。
我觉得,这个比喻中排在最后的“愚公移山式的坚持”却恰恰是宗庆后成功的最大原因。正所谓天道酬勤,宗庆后的梦想,就是靠着不断坚持坚持再坚持,一点一点的打拼出来的。
上山下乡15年,坚持理想,坚持挑灯夜读;从儿童营养液到果奶,ad钙奶、纯净水、非常可乐、营养快线、婴幼儿配方奶粉…年年坚持推陈出新,挑战业绩新高;每天超过16小时的工作时间(早上7点上班到晚上11点后下班),坚持自己走市场,看终端,每年出差200多天,每年亲笔撰写100多篇的销售通报,二十年如一日!

中国最节约的企业家
宗庆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苦惯了。
衣服只要合身舒服就穿,从不在乎什么名牌,一般都只在百元上下;
吃东西不挑三拣四,豆腐、咸菜是他的最爱,一天三餐几乎都在公司食堂解决;
通报、指示一直都在废纸的背面书写;
作为中国新首富,宗庆后每天的消费不会超过50元。”
与之相呼应,娃哈哈也是一个以“省钱”出名的企业,很难想象一个全国饮料业的龙头老大,其办公楼竟然在一个6层的小楼中,上面只有“娃哈哈”三个字显示着它的身份。据娃哈哈的一些老员工说,这还是后来重修的,刚开始的时候“楼更破”,娃哈哈这么多年来,丝毫不铺张浪费,依然坚持着创业时期的艰苦朴素。
一分一厘,当思来之不易,宗庆后说“娃哈哈作为饮料企业,一瓶水只挣几分钱”。所以,当选为中国最节约的企业家,宗庆后当之无愧。人必内敛而后才有爆发力,这也验证了娃哈哈这几年何以取得骄人的业绩。

中国最节约的企业家
宗庆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苦惯了。
衣服只要合身舒服就穿,从不在乎什么名牌,一般都只在百元上下;
吃东西不挑三拣四,豆腐、咸菜是他的最爱,一天三餐几乎都在公司食堂解决;
通报、指示一直都在废纸的背面书写;
作为中国新首富,宗庆后每天的消费不会超过50元。”
与之相呼应,娃哈哈也是一个以“省钱”出名的企业,很难想象一个全国饮料业的龙头老大,其办公楼竟然在一个6层的小楼中,上面只有“娃哈哈”三个字显示着它的身份。据娃哈哈的一些老员工说,这还是后来重修的,刚开始的时候“楼更破”,娃哈哈这么多年来,丝毫不铺张浪费,依然坚持着创业时期的艰苦朴素。
一分一厘,当思来之不易,宗庆后说“娃哈哈作为饮料企业,一瓶水只挣几分钱”。所以,当选为中国最节约的企业家,宗庆后当之无愧。人必内敛而后才有爆发力,这也验证了娃哈哈这几年何以取得骄人的业绩。

中国最节约的企业家
宗庆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苦惯了。
衣服只要合身舒服就穿,从不在乎什么名牌,一般都只在百元上下;
吃东西不挑三拣四,豆腐、咸菜是他的最爱,一天三餐几乎都在公司食堂解决;
通报、指示一直都在废纸的背面书写;
作为中国新首富,宗庆后每天的消费不会超过50元。”
与之相呼应,娃哈哈也是一个以“省钱”出名的企业,很难想象一个全国饮料业的龙头老大,其办公楼竟然在一个6层的小楼中,上面只有“娃哈哈”三个字显示着它的身份。据娃哈哈的一些老员工说,这还是后来重修的,刚开始的时候“楼更破”,娃哈哈这么多年来,丝毫不铺张浪费,依然坚持着创业时期的艰苦朴素。
一分一厘,当思来之不易,宗庆后说“娃哈哈作为饮料企业,一瓶水只挣几分钱”。所以,当选为中国最节约的企业家,宗庆后当之无愧。人必内敛而后才有爆发力,这也验证了娃哈哈这几年何以取得骄人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