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前,张近东辞职开起一间200平方米的小门面店,他一手创办的苏宁电器演绎了一段连锁传奇。他也在资本市场上“一炮走红”,苏宁铺就的全国网络让资本市场趋之若鹜。
竞争对手的并购战车让家电连锁的混战变成“单挑”。但是,在“我要走自己路”的宣言下,张近东仍然坚持着“苏宁节奏”。
“把企业做大是每一个企业和企业家的追求,但凭什么做大,做大以后再怎么进一步做得更强大、更长久,是摆在中国许多大型零售企业包括家电连锁企业面前的一个问题。”2008年,在张近东的语境里,任何关于“并购”的话题最终都会被演化成这样一场关于企业发展的宏观讨论。
“苏宁今年内将新建200家门店。2010年,要以香港为桥头堡,走向国际市场。”张近东在谈起苏宁的三年规划时说。但是,看得见的门店建设只是张近东规划的一部分,在他看来,与追随竞争者的脚步相比,远见和缜密无疑更为重要。
“苏宁的发展是有预见性的,信息系统改造、物流基地建设、连锁门店发展等这些重大决策都是数年前制定的发展规划。”张近东表示,如今苏宁的许多决策都是围绕当初的规划而进行的,普通的行业变动不能影响苏宁既定的发展规划。而他也相信,这种模式才能让苏宁在未来“马拉松”竞争中胜券在握。“中国家电连锁业以规模化发展为主的发展模式已经到了一个新的历史拐点,即迈入后规模化时代,业内企业必须开始考虑全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2010年,苏宁将开始进入国际化市场,香港将成为苏宁国际市场的桥头堡。”在最近举行的中国家电连锁论坛上,面对众多媒体对其并购大中错失良机的追问,张近东再次以他稳健的风格阐释着“苏宁节奏”,一如当时名至胡润富豪排行榜零售行业首富和央视年度经济人物时的从容。
他深谙“钱聚人散、钱散人聚”的道理,和他一起打天下的部下,因持有苏宁的股份也都纷纷成了身家千万的富翁,他有一支拼命工作的“富翁团队”。也许正因如此,苏宁的管理团队一直比较稳定。
“从来都没计算过我个人的财富,纸上财富不代表任何东西,我关心的只是企业的发展、员工的收入和纳税。上市后的苏宁是社会化的苏宁,而不是我个人的苏宁。我最大的财富是企业的员工和团队。”
在张近东宽敞的办公室里,有一面墙被装饰成一幅世界地图,他说,看着地图可以对苏宁的发展思考更深刻,他的目标是“打造中国沃尔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