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中心 活动公告 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 劳动模范 先进工作者 优秀企业家 新农村带头人 行业精英 巾帼楷模 道德模范 历史人物 记者联盟
  
您目前的位置:人大代表 >> 缔造新文明

缔造新文明

作者: | 来源:山东英模网 | 发布时间:2010-10-26


缔造新文明
──记全国人大代表、莒县陵阳街村党总支书记马先富

    沭河之水滋根脉,黄海之息润灵泽。海河相融之处有了这块神奇的土地──莒县。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历史悠久,早在中生代第四纪中期就是植物茂盛,动物蕃生,古人类就在此繁衍生息。到了新石器时代,莒地已形成了以陵阳河大汶口文化遗址为中心的古代文化集散地。商代为古幕国,春秋时期为莒国,汉代为城阳国,莒故城为莒地区历代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悠久的历史,孕育了灿烂的莒文化,陵阳河遗址出土的陶制大口尊上的“图象文字”证明,早在7000年前,陵阳河畔,寺崮山巅的先民就创造了中国最早的古文字雏形,引领了生生不息的图腾文化,开创了古代文明的根源。而今,新一代陵阳人秉承先祖的底蕴,用他们聪颖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建设着自己的家园,谱写着新时代的文明之歌。

    历经奋斗,如今陵阳街村工农业年总产值已经突破20亿元,村集体经济纯年收入突破2000万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超12000元。昔日的旧草房没了,全部住进了300多平米的三层小康楼,并形成了“少有教、老有养、病有医、贫有助”的良好机制,逐步成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漫步整洁的街巷,人们会感到阵阵和谐文明之风扑面而来,时尚尽有,而淳朴依然,所见所闻无不令人心生感慨——这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样板写照。

    谈及今天的幸福生活,村民们无不谈及他们的带头人──好书记马先富。

    马先富,中共党员,陵阳街村党总支书记、东莒集团董事长,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率先干起个体户,成为闻名莒县的万元户。1984年改队建村时担任党支部书记,他把自己个体经营的三个企业无偿捐献给集体,带领村民走“工业带动、集体壮大、群众致富”的路子,先后建起织布、服装、复合材料、针织、建筑、运输等10处村办企业,并组建了莒县陵阳实业公司。二十多年来,怀着对家乡父老的拳拳真情,赤胆忠心,呕心沥血,带领全村百姓探索出一条具有陵阳街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之路。陵阳街村的田间地头、工厂车间、村民家中、病人床前,到处都留下了马先富风风火火的身影。陵阳街人身感温暖、心怀感激,每个人心里都装着马先富这个豪气冲天汉子的感人事迹……

“我自己的生活好了,也不能大伙饿着肚子!”

    这块土地人杰地灵,但由于各种不可抗力的因素,丰厚的文化底蕴并没有给生息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带来好运,曾一度贫寒交迫,饥肠辘辘。或许历史又是有选择的,马先富注定就是开启这扇幸运之门的人。马先富于1954年1月生于莒县陵阳街,虽饥寒度日,但天资聪颖懂事、心地善良,少小立志造福一方桑梓。他先是干过赤脚医生,一腔热血为街坊邻里解除疾患伤痛。改革开放的春风拂面而来,马先富意识到只是医治人们身体的苦痛有些亡羊补牢的消极,要带动他们尽快过上好日子,让他们吃饱穿暖,体质增强了,疾患自然而然就减少了。于是,他带头做起了小买卖,卖过小鸭,贩过小鸡,做过年画,跑过运输,慢慢的有了钱,又办起了针织厂、羊毛衫厂和汽车运输队。

    岁月蹉跎,当时的陵阳街村空旷萧条,毫无生机,村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辛辛苦苦一年下来,年底所剩无几,能有个百儿八十的余款置办点年货,为孩子们添置件新衣服,就已经算是不错的家庭了。因此,1981年底,当中央号召地方党委政府统计农村“万元户”时,很多人认为简直就是天方夜谭,按当时的农民平均收入水平,即便是不吃不喝,要成为“万元户”,恐怕也得等到百年之后了。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当时农村的很多“能人”虽然跃跃欲试,但心中仍有顾虑:虽说党中央国务院提倡劳动致富,但毕竟我们建国以来的政治氛围太过浓厚,万一通过劳动致富真是成为“万元户”了,会不会又被打成现行“剥削工人的资本家”或是扣上“漏网地主”的帽子而“永世不得翻身”?

    粉碎“四人帮”尤其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以后,马先富已敏感地意识到党中央国务院“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思路决不仅仅是权宜之计,而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战略转移。共产党打天下建立新中国,不就是为了让广大劳动人民过上好日子吗?由此,“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的新提法也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依靠党的好政策‘马’不停蹄地干事创业,所以自己就‘先富’了起来”。作为莒县陵阳街的第一个“万元户”,马先富将自己的成功首先归功于党的富民政策。有了党的富民政策做后盾,马先富的生意滚雪球般地越做越大。当1981年底很多村对“万元户”这个新名词“望洋兴叹”时,马先富却成为名副其实的“十万元户”了。1982年,马先富获得山东省首届星火科技进步奖,成为山东省第一批带头致富的典型。

    金钱有了,荣誉有了,但作为莒县陵阳街的第一个“万元户”,马先富却怎么也高兴不起来,浓眉紧蹙,思绪深远——因为全村老少爷们的日子过得依然清苦。

     村民们靠吃救济粮过日子,地瓜干煎饼卷着大葱蘸大酱就算是“改善生活”了。一个“穷”字,让老少爷们的生活承载了多少沉甸甸的辛酸啊!村民们的生活令马先富心寒难过,又焦灼难耐。正是这时,组织上多次找马先富谈话,动员他担任村里的党支部书记,好带领全村老少爷们共同致富。

     “一人‘先富’算啥本事?带领全村共同富裕才最光荣”!马先富回味着党委书记的这句话,感觉肩上的担子沉甸甸的。

     组织上让马先富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的消息像插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陵阳街的每一条大街小巷,亲戚朋友们纷纷过来劝他可千万别淌这个“浑水”。是啊,当时的陵阳街村,人心散、群众穷、集体空,穿衣靠补丁,吃饭靠救济,发展面临的困难非常多,在这种情况下,为了让全村群众早日脱贫致富过上好日子,谈何容易?

     面对前来“游说”的亲戚朋友,马先富沉思良久,毅然决定:“将自己的3个企业和5万元现金共计35万元资产无偿捐献给村集体,带领全村共同富裕!”

     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后,马先富和村“两委”一班人走家串户,征求意见,经过反复分析论证,提出了“以工促农,以农保工,工农业齐发展”的工作思路。在积极引导群众调整农业结构的同时,把工作重点放在了工业发展上。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陵阳街发展了一大批具有一定规模的村办企业。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办起了砖厂、拔丝厂、塑料厂、织布厂、印染厂、服装厂等13家企业,到1993年时就实现了全村工业总产值过亿元。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让陵阳街人思想更加解放,眼界更加开阔。吸引外资、走出国门、做大企业的思路逐渐形成并开始实施。近年来,他们先后与韩国、匈牙利客商合资建成了日照东莒果蔬食品有限公司等3家合资企业,让产品走出了国门,让外汇走进了陵阳街村,昔日的贫困村一跃成为日照市首批小康村。作为陵阳街村的主导产业之一,日照东莒果蔬食品有限公司被山东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从2002年开始,陵阳街村确立了“大力发展二、三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为工业反哺农业奠定坚实物质基础”的工作思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多方招商。以东莒果蔬食品有限公司为依托,组建了东莒集团,初步形成了由食品加工、塑料化工、服装加工、纸箱包装、房产石油、餐饮娱乐等46个分公司组成的大型集团公司。目前,东莒集团已发展成以3个产业为主导,多个产业为补充的现代工业园区。3个主导产业中: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形成了以东莒公司、沃得宝食品、浩润食品等15家企业为中心的产业集群,拥有速冻保鲜库位306座,年存储能力15万吨,产品远销东北、广州等地,出口日本、南韩、东南亚和欧洲市场,基地遍布全县16个乡镇,并辐射周边省市,成为江北最大的果菜保鲜加工基地。服装加工产业,形成了以禹龙家纺、富田玩具、宝丰家纺、中杰家纺等12家企业为主体的产业集群。塑料化工产业,形成了以达诺工贸、前景塑料、东莒邦化等6家企业为支撑的产业集群。目前东莒工业园已吸纳近万名农村劳动力就业,带动了当地二、三产业的发展,实现了村集体经济规模迅速膨胀。

“农民不能离开农业,土坷垃里一样种金豆子!”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中国是农业大国,根系在土地,根系牢则万事兴。马先富深有所悟,他感慨说:“只有认真贯彻党的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坚持走发展高效农业、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路子,才能保证农村的长治久安”。

     陵阳街村处温带季风气候区,西临沭河,水量充沛、土地肥沃,农业生产条件优越,是有名的商品粮基地和瓜菜之乡。在粮食生产上,他们积极争取农业科技部门的支持,在该村优先推广小麦、水稻等优良品种种植,最大限度地提高土地单产,增加产出效益。同时,围绕将这丰富的农副产品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大力发展特色、高效农业。近年来,他们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原动力,积极实施无公害化种植和标准化生产,着力打造特色农产品知名品牌,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带动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在此基础上,扩大种植规模,加强无公害、标准化农产品基地建设,开发了周边万亩绿色瓜菜出口创汇基地。依托万亩瓜菜基地,配套建起了近万平方米的瓜菜批发市场。项目建成后,项目区生产的五个主要品种:西瓜、西红柿、西葫芦、大姜、绿芦笋成为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的A级绿色食品。统一注册了“陵阳河”牌商标,销往香港、上海等国内大城市,有的还销往国外。由于批发市场的带动,蔬菜不但有了稳定的销路,而且价格比其它地方高1—2角钱。目前万亩项目区年可增产瓜菜700万公斤,增加收入600万元,菜农人均纯收入增加800多元。

     近几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取消农业税,实行种粮直补,提出工业反哺农业方针,令广大农民群众欢欣鼓舞。对此,陵阳街村村民有着更深的体验。20多年来,陵阳街村在生产发展,经济增长的同时,不断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力求使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村里统一修建了完善配套的各项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方便农民免费灌溉,引导农民种植了效益可观的优质高效经济作物,各种税费和统筹提留全部由村集体承担,并每亩经济作物再补贴农户400元。

“口袋鼓起来,脑袋却空着,那就还算是个穷汉!”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马先富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单纯是建设新村庄,不是搞形式、做表面文章,而是城乡统筹、上下联动、工农一体,一个涵盖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建的全面系统工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建设新农村首先要培养新农民。新农民的标准就是不光要‘口袋’富起来,还得让‘脑袋’富起来,物质与精神必须同步发展提高。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同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离不开人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作为农村管理者的党支部成员和村委会成员,必须与时俱进,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对一个村进行民主管理、科学管理,最终把这个村建设好、管理好。另一方面,农民群众作为新农村建设的主体,也必须不断的提高其自身素质,才能创造性地承担起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任。只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的素质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持续地进行,并沿着科学发展观指引的轨道,快速、有效地推进,才能在低成本高效率、低能耗少污染的基础上,迅速发展农村生产力,全面发展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理想的“新面貌”。

     事实上,当前中国农村的落后,根本上还是人的落后。目前,由于我国农民受教育的程度比较低,提高农民素质的任务非常艰巨。据调查,2004年,我国农村文盲率为10.7%,农民平均受教育年限不足7.7年,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39.1%,远低于城市人口65.4%的水平。正是“教育”的缺失,导致农民思想观念相对陈旧,整体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因此,培养新型农民,需要从教育入手,用好教育这个“武器”来丰富干群的理论知识,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这对新农村建设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减小农村与城市的贫富差距,促进农村、农业、农民的发展和进步,需要先进科学与文化的提升;建设和谐社会,同样也离不开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为此,陵阳街村的“两委”干部,每年都分期分批到县委党校进行市场经济、科技、法律等知识轮训,每年都轮流参加科技、农业等业务部门举办的涉农知识培训班,让这些物质上相对富有的村干部把头脑用最新的知识“武装”起来,更好地指导村民、带领村民发家致富。

     近几年来,陵阳街村坚持不懈地抓好农民教育和培训,使他们及时掌握最新的惠农政策、致富信息和致富技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精神动力。在保证一部分学生上大学的同时,切实承担起农村人口向企业转移的培训任务和农村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任务。

     当前,农民想的是发展,盼的是致富,缺的是技术。技术从那里来?毫无疑问从知识中来。近几年,在村级积累的分配上,他们首先向教育倾斜,进一步改善了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

     他们把村里最好的楼房给了学校,并配备了实验设备、图书资料、体育、艺术教育器材等设施、设备。另外村里还投资360万元建成村综合大楼,楼内设有高标准的文化中心、人口学校、图书阅览室、多功能厅等,建立起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文化模式,解决了村文化生活贫乏、水平低下、格调不高等问题,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

    

“企业壮大发展的终极目的是什么?那就是最大值的造福人民!”

    “壮大企业、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马先富的回答非常朴素:就是为了让老百姓都过上好日子。什么叫好日子?物质相对丰富仅仅是其中的一个方面。村集体的物质积累丰富了,马先富首先想到的是怎么把财富回馈农民、反哺农业,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全面改善教育、卫生、文化等设施条件,建设“老有所养,学有所教,贫有所济,病有所医”的和谐新村,全面提高村民的生产、生活质量。其实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从而使广大村民在一个和谐、文明的环境中安居乐业。

     尽管陵阳街已经是全国文明先进村镇,在召开村民大会的时候,马先富还是经常提醒在经济上相对富裕的广大村民,在物质文明取得成就的同时,不能忽视精神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上不去,物质文明建设迟早会垮下来”。

     首先,“村容整洁”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部分。一个村即使生产发展了,生活宽裕了,但如果村容不整洁,也不能算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如一个人即使腰缠万贯,披金戴银,但衣着不整洁,满身油腻,给人的感觉还是一个低级庸俗的人,一个缺乏高雅气质的人。我们农村也一样,如果到处乱搭乱盖,乱堆乱放,垃圾满地,污水横流,就谈不上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摸黑走夜路。”这是以前陵阳街村貌的真实写照。

     从1985年开始就实行了旧村改造,科学规划农村村落和房屋建设,并逐步实施,每户补贴18000块砖,仅两年时间就完成了改造任务,使村落更加整洁有序。之后,投资60万元,进行了生态环境治理,改善了村民的饮水条件;投资130万元,对全村的街道进行了硬化、绿化,投资10万多元建成高标准的文明街一条;投资近360万元建设文化办公楼一座;并每户补贴2万元进行了村沿街楼开发,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针对村集体经济发展迅速,村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用电量连年递增的实际,2006年11月份,投资120万元,在村内新建高标准配电室一座,配备了先进的负荷监控和电压监控终端,实现了远程检测、控制和分析,对村内线路、集表箱、电表统一按规定进行了更换,并对村民用电给予每度2毛钱的补贴,使陵阳街村成为日照市第一个农村电气化村。全村实现了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家家吃上了免费自来水,看上了闭路电视,安装了电话,陵阳街人过上了象城里人一样的现代化生活。

     引导农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遵纪守法,团结友爱,强调邻里和睦,以好的乡风民俗来约束不文明的行为,让社会公德来制约个人的私心。组织开展了以“科技进家家家富、法律进家家家安、道德进家家家美、文化进家家家乐”为内容的“四进家”活动,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主要内容的“三德教育”和以“公民素质教育”为内容的文明养成教育,以及治安星、科普星、卫生星、新风星、致富星、学习星“六星级”文明户、“模范党员”、“致富状元”以及“好媳妇、好婆婆”、“遵纪守法光荣户”、“好人好事”等系列评选活动,带来了“三多三少”的喜人变化,即孝敬父母、邻里团结的多了,家庭矛盾、邻里纠纷少了;学用科技、致富奔小康的多了,讲封建迷信、游手好闲、聚众赌博的少了;讲文明、讲团结、乐于奉献的多了,自私自利、违法乱纪的少了。他们在饮食起居、待人接物、社会交往等方面的陋习得到了根除,生活方式变得更为科学、健康和文明。

     随着村里经济的发展,有经济头脑的村民都做起了生意,现在资产多的能达到几千万,没有经济头脑的村民仅靠种地和打工收入,而村里一些年龄大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收入更是微薄,村民收入的两极分化日趋严重。对此,陵阳街用集体的收入来补助村民,以实现全村的老百姓都过上宽裕的日子。一方面,加强对村民的健康保障。村里出钱建成了卫生室,配备了全科医生,建立健全医疗救助制度。同时,积极推进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村里出钱为村民办理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使村民看病不再难、不再贵。另一方面,加强对弱势群体的生活保障。十多年来,陵阳街每季度给60岁以上老人发50斤面、40斤米、6斤油,每月给60岁以上老人发50—150元钱。确保每个村民都能够享受到经济发展的成果。另外,对村内的学生尽最大的努力鼓励和资助,每年都给予一定补贴。分别是:幼儿园和小学学生每年每人补贴200元,初中生每年每人补贴300元,高中生每年每人补贴800元,大专生每年每人补贴1000元,本科生每人一次性补贴9000元,重点大学一次性补贴10000元。

“农村要发展,支部是关键!”

    基层党支部是新农村建设的龙头。马先富有一个深切的体会,就是:“农民要致富,全靠党支部”,“农村要发展,支部是关键”。

    党支部是我们党的基层组织,是村级其他组织的领导核心,同时也是村民自治的重要保证,是老百姓的主心骨。党支部建设强不强,能不能具有先进性,关系到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和改革目标的实现。村“两委”对全村管理的过程,就是全体村民实现民主权利的过程。管理民主既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搞好村级党支部建设和加强村务民主管理,对于加快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让老百姓看到发展前景、尝到改革甜头、得到真正实惠,最终带领全村人走向共同富裕的路子,是村党支部义不容辞的责任。实践证明,有了好的党支部班子和好的带头人,农村发展就有保证,农民致富就有希望,新农村建设就有了坚强的战斗堡垒。建设新农村必须有一个好支部,一个好支部关键有一个好的带头人。凡是发展好的村庄,肯定有个好支部班子、有个好带头人。华西村、三元朱村之所以能够发展起来,就是有吴仁宝、王乐义这样的好带头人,有在他们带领下的好支部班子。

    多年来,陵阳街始终下大力气加强村党支部自身建设,不断增强村党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在党支部自身建设上,按照“懂政治、善经营、讲奉献”的标准,建立健全村“两委”成员的选拔任用、教育培训、考核奖惩和民主监督机制,不断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致富带富能力,使之真正成为发展全村经济的“领头雁”、帮助村民致富的“带头人”。

    除了正常的集体学习、支部组织生活外,陵阳街村党支部还有个“三不过夜”制度,就是传达上级党组织的最新指示要求、会议精神不过夜;全体党员学习、贯彻不过夜;制定具体落实意见不过夜。确保上级党组织的最新指示要求和会议精神在第一时间传达到全体支部成员和全体党员。

    如果说一个村子是一个生命体,那么每个党员干部就是一个细胞。只有每个“细胞”活跃了,村党支部才能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新农村才能建设好。陵阳街村目前共有新老党员42名,这些党员除了严格按照组织程序选拔外,还普遍具备“抓经济”、“搞买卖”、“上项目”的一技之长,每名党员在自己奔康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上都发挥了很好的先锋模范作用。

    陵阳街村这些年为什么能够发展得比较顺、比较好?最主要的一点就是管理民主。

    “要和群众心连心,必须走进群众心”。村干部干什么都要想想群众,怎么干都要问问群众,充分尊重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实实在在让村民当家作主。马先富担任陵阳街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20多年来,村里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民主决策机制:重大事项必须召开村民大会或者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日常工作由党支部和村委会集体研究决定。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对村里财务实施民主管理,马先富既不管钱也不管物,从来没有签过一张报销单据。在村务公开模式上,他们结合实际,注重创新,在村子最宽的东西大街上专门设立了“村务政务直通车”,其实就是一块大型的固定的“村务政务公开栏”。因为陵阳街村民经常光顾这个地方,而且信息更新的特别快,村民形象的称为“直通车”。

    村民胡友海指着“直通车”上“陵阳街村近期发展规划”介绍道:“我经常到这里看看,既能学到一些法律知识、科学技术和致富信息,又能知道大家都很关心的村里的有关情况,比如财务收支、土地承包、宅基地管理、计划生育审批等等,看到村里规划盖小康楼,我们真高兴”!“村务政务直通车”俨然成了陵阳街村“两委”接受村民民主监督的一面窗口。定期通过“直通车”等方式公开村务政务情况,主动接受村民监督。同时,利用走访村民、召开座谈会、设立意见箱等形式经常了解群众思想,征求群众意见,努力为村民办实事、办好事。应该说,是民主的管理让陵阳街村班子团结、村民拥护、事业发展。

“人民代表所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小团体,他代表的是亿万人民!”

    自1998年被推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以来,马先富始终透出对广大人民群众朴素而深厚的情感。正是这种情感,让他时刻不忘“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也正是这种情感,让他在诸多荣誉和职务中最最看重人大代表的份量,因为这份职务最能够体现出人民群众对他的认可和信赖。

    作为一名全国人大代表,本村群众的困难他愿意帮助解决,外村外镇甚至外县群众的疾苦他同样挂在心上。有一次,马先富路经店子集镇的神集村,看到挂在山脚下那低矮的小石屋,村民锅里煮着的地瓜干,贫困的景况让他难过地掉下了眼泪。回村后,他立即召开会议,决定与神集村结成队子手拉手奔小康。为扶持该村办砖厂,陵阳街村把原砖厂设备无偿转让给他们。施工那天,马先富亲自带着技术员到工地安装,神集村的村民们感动地说:“咱们相隔几十里但却心连着心,马先富是俺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十多年来,马先富先后帮助9个贫困村兴建村办企业,与3个库区村结成帮扶队子,为108个贫困户无偿提供资金、技术和致富项目,共计帮扶物资资金100多万元。

    2002年夏天,马先富到棋山镇公务外出,闲谈中得知该镇有个刚考上大学却因家庭困难支付不起学费的学生。一贯尊师重教的马先富感到身上有份沉甸甸的责任,“不能让一个贫困大学生失学!”在马先富的倡议下很快成立了爱心助学基金会,共收到社会各界捐款21万元,救助50名特困大学生顺利升入高等院校深造。

    在走访联系群众过程中,对于发现的问题和群众的意见自己不能解决的,马先富就积极向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有关部门进行反映。前些年,陵阳镇两项大的水利工程——沭河大坝和截水河多年失修,损坏严重。听到群众反映,马先富多次到现场实地考察,向镇政府提出了尽快修复的建议,引起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发动2万名劳力上阵,高标准地完成了大坝加固和截水河清淤培堤任务,改善了数万亩良田的灌溉条件。

    到过陵阳街村的人,如果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在村委会大院的门口有一个“建议意见箱”。意见箱的下边有一段文字:“马先富,全国人大代表,莒县陵阳镇陵阳街村党总支书记。欢迎提出对各级政府、法院、检察院及本人各方面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这是马先富为进一步密切与人民群众的经常性联系,从去年开始采取的一项新举措。就是这个小小的“建议意见箱”架起了一座代表联系群众、群众联系党委政府的桥梁。

    做果菜保鲜销售生意的胡友海经理反映,在农副产品收购时节,保证运输畅通,确保农副产品及时购销是维护广大农民利益,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方面。在以往农副产品收购期间,不同程度地存在乱查外地运输车辆、乱罚款的现象,导致一些外地客户不敢来,产品出不去,价格上不去,损害了农民利益。希望有关部门做好这方面的工作。马先富根据反映做了一番调查后,及时提出了“关于保证道路运输畅通确保农副产品购销工作顺利进行的建议”。县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并很快得到落实。县政府把治理公路“三乱”工作作为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的突破口,积极推进农副产品运销“绿色通道”建设;在瓜菜等农副产品购销旺季,除涉及车辆安全因素外,在莒县镜内运输农副产品的车辆一律不检查、不收费;采取明察暗访的方式,加大公路“三乱”案件查处力度,情节严重的严肃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通过落实以上措施,使今年的农副产品购销工作进展顺利,农民群众非常满意。

    五莲县有个搞建筑的叫赵友昌,官司胜诉却迟迟得不到执行,眼看着十几万的应收款就是要不回,情急之中他想到了马先富,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写信给马先富请求帮忙。马先富得知情况后,马上到法院了解案情,提出执行的建议,并找到被告人做其工作,终于使这起民事案件顺利执行,使原告高兴地拿到了应收款。

    如果马先富有一段时间出差在外,他的办公桌上总会摞起一匝厚厚的人民来信。在马先富的办公室或者家里,经常会出现一些特殊的客人,有的跟马先富似曾相识,有的未曾谋面,有的来反映情况,有的来寻求帮助。因为马先富热情好客,乐于助人,敢为民说话,愿为民办事,深受群众爱戴。所以,群众有什么意见,有什么困难,都愿意找他啦啦。本县的群众来找他,外县、外省的群众也来找他。处理群众的来信来访成了马先富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对于群众的来信来访,马先富都会热情接待,认真受理,积极转交、协调有关部门及时答复,保护了群众利益,维护了社会稳定。

    没有人说得清马先富这些年来处理了多少群众来信来访,为群众办了多少实事好事:为进城打工的农民讨过工钱,为下岗职工争取基本生活费,关注拖欠教师工资问题,为减轻农民负担奔走,为招商引资发展经济操劳……而马先富则微微一笑:“这没什么,人民代表为人民嘛”。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

    马先富说:“俗话说‘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这些年我当全国劳动模范、当全国人大代表、当全国乡镇企业家,头上的光环不少,但这些在我的心里都不如在近几年村里的选举中获得全票让我感到欣慰”。

    在繁忙的公务之余,马先富习惯在村里转转,到村民家中坐坐,看看群众有什么困难,听听村民有什么意见,能帮着解决的及时解决。村民辛崇玉,父母早亡,兄弟俩过日子,生活比较困难,屋漏偏逢连夜雨,偏偏又患了脑血栓。马先富知道后多次去医院探望,安排专人在医院护理,并带头捐款。当他把5000元钱送到医院时,兄弟俩感动得哭了。村民李会信,一家6口人,上有老下有小,虽然有一定的经济头脑,但苦于没有资金做买卖,生活一度比较紧张。马先富帮他筹资4000元开了小卖部,办起了饭店,日子越过越红火,如今成了村里的富裕户。李会信经常说:“是人大代表马先富帮俺走上致富路,以后俺要跟着他好好干!”

    陵阳镇有种植瓜菜的水土条件和历史传统,面对入世的挑战,马先富多次向省农业厅、财政厅提出建立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的建议。省有关部门多次派出专家和技术人员到陵阳调研,并在技术、资金、项目上给与大力扶持。联结基地的东莒果蔬食品有限公司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西瓜、西红柿、绿芦笋等5个品种被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定为绿色食品,产品畅销北京、大连等十几个大城市,全镇无公害瓜菜面积发展到2.8万亩,仅此一项就人均增加收入2000元。富裕起来的陵阳农民高兴的说:“俺这里的瓜菜这么出名,这么好销,都是沾了人大代表马先富的光!”

    写到这里,心中回旋起了臧老那首很有名的诗:“……有的人,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有的人,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燃烧。有的人,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有的人,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骑在人民头上的,人民把他摔倒;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把名字刻在石头上的,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到处是青青的野草。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近日,从中共莒县县委宣传部传来振奋人心的最新消息:莒县陵阳街村在突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以工促农、以工富农”的发展思路,以建设“和谐、幸福陵阳街”为目标,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着力打造新型农村服务社区,目前已投资500万元建成135平方米/户的村民公寓楼一座(村民免费入住),投资4500万元建设户均306平方米的小康楼180座(村民出10万元入住,其余的由村里补贴),目前已建成150座,预计年内全部建成;投资360万元建成村级综合大楼1座;投资230万元建成含有超市、医院、警区、幼儿园的社区服务中心1处;年内计划投资1000万元建设陵阳河文化广场1处,工程将于近期开工……

    陵阳街村,这是一片古老文明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神圣热土!蒸蒸日上的图腾之上,马先富就像一匹不知疲倦的骏马,满怀对故土父老的拳拳爱心和满腔热情,扬鬓奋蹄,叱诧驰骋,去追寻更加美好的明天!(本文已刊载于中国文联出版社2010年《海曲华章》)

责任编辑:山东英模网
热点排行  
·特约记者名单
·评选活动通知
·关于隆重推介“新世纪十年
·田园意趣 翰墨飘香
·一个现代企业家和他的哲学情怀
·李凤德:新农村建设路上的领头雁
·“建国六十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山东
·关于编辑出版《富民强省R
·姜文祥:力促正和集团“三级跳”
·临沂市公安消防支队“三基”建设
·张善久:龙跃碧潭 气振高岗
·一位破冰者的开拓创新之路
·徐拥军:山东建功立业领军人物系
·第三届全省职工最满意的医保定点
最新更新  
·缔造新文明
·守护生命好天使
·家纺名城绘锦绣
·张立刚同志---人民的好干警
·秦玉峰当选山东省优秀企业家
·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走富民强村的
·2010“诸城市十大道德模范”
·历史人物之苏轼
·山东省委统战部竞争性选任正处级
·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杨传升逝世
·济南"一夜入冬" 气温骤降催热
·首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今
·山东省济南市入围“2010中国
·临沭“产业标准联盟”助企业集体
Copyright 2010-2020 SDy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山东英模网编辑部 技术支持:中国环保联盟
山东英模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08018123号
Email:sdgrbcz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