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一直是人口计生工作的难点。
潍坊市共有流动人口243368人,其中流出人口152719人,流入人口90649人。现有流动人口育龄妇女106857人(省内流动90355人,跨省流动16502人),其中已婚育龄妇女80805人。
如此庞大的流动人口,考验着人口计生部门的管理能力。如何确保让外乡人在潍坊住得下、过得好,又不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如何保证外出开拓者接受当地管理,得到均等优质的服务?潍坊市探索推行以网格化管理、均等化服务、区域化协作、信息化支撑为主要内容的“四化体系”和“一个保障机制”建设的“4+1”模式,实现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无缝隙、全覆盖,有效破解了难题,提升了流动人口计生工作水平。
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今年中秋佳节,在奎文区大虞街道孙家庄社区,来自安徽省芜湖的打工者张立萍夫妇,通过社区为流动人员提供的视频亲情互动平台,与家乡的老人、孩子进行了互动。“社区为我们考虑得真周到!”了却思念之情的张立萍夫妇感激地说。
大虞街道,得到计生部门帮助的流动人口不止张立萍夫妇。
奎文区地处潍坊城区中心地带,用工需求大,居住环境好,成为潍坊市流动人员密集区。流动人员的计生管理也一度成为难题。
从2008年起,奎文区将全区8个街道、51个大社区网格划分为936个服务管理责任网格。除了网格长,每个网格里还有一支由计生管理员、楼栋长组成的信息采集队伍,实行“定格、定岗、定人、定责”,负责对流动人口的信息采集、子女入学、医保等工作,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服务管理网络;“以房定人、合同管理”,社区居委会、房主、房客依次签订计划生育管理协议、合同;“以业定人、责任连带”,社区居委会、用工单位、员工顺定责任,履行计生职责,做到及时登记、随时报告,保证大事小情都能及时知晓。
“好的服务就是管理。”大虞街道孙家庄社区计生主任毕翼介绍说,为了帮助外来务工人员,街道设立了流动人口服务e站,将房屋出租、务工信息等予以上网公布,为到大虞的流动人员提供便捷服务。
由于政府主导和大力投入,加上整合多部门、社会各方力量,形成了一套严密、有效的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体系,所求目标已见成效。目前,奎文区已基本做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这一经验已在潍坊市全面推广。
“由于第三方参与,不仅解决了计生专业人员缺乏的问题,也使人口计生工作更具活力。”奎文区人口计生局长徐世殿说,我们现在的工作是网格围着人口转,区里围着网格转。
外来人员享受与当地居民
同等计生待遇
老家聊城的贾瑞刚是驻潍坊的消防战士,妻子带着患白血病的女儿贾文辉来到潍坊,为方便照顾,年初暂住于潍城经济开发区豪德贸易广场的辖区内。该广场流动人口计生协会,通过物业管理人员知晓贾瑞刚特殊情形后,主动上门联系医院就诊,发动会员捐出善款近8万元。
潍城经济开发区是省级开发区,辖24个村,区内各类业态市场11家。该区探索出了“一主导四依托”的工作机制,实行将管理与服务相融、措施与目标相接、服务与需求相通的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居民化管理。外来务工人员凭《潍城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手册》就可以享受到与当地居民同等优惠的待遇。在鲁东物流中心,记者看到市场流动人口计生协会专为外地业户开办了四点半爱心学校,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心理疏导、安全照护等服务。
率先设立流动人口关爱基金
为搭建均等化服务平台,潍坊市在流动人口聚集较多的街道、社区建立流动人口综合服务中心,设立一站式服务大厅,为流动人口办理婚育证明、出生登记、房屋租赁、就业指导、社会保障等事项,提供方便、快捷的窗口化、一站式服务;建立流动人口活动中心,设置了流动人口协会会员之家、流动人口服务e站、文化活动室、图书室、健身房等场所;对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提供与户籍人口同等的生殖保健等服务,全市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免费服务率达98%以上;在全省率先设立流动人口关爱基金,采取慰问、捐资、结对帮扶等方法,帮扶救助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困难家庭,今年以来救助流动人口计生困难家庭1357户;依托流动人口服务中心,开办“四点半”学校、小葵花乐园等,为流动人口子女提供心理疏导、安全照护、学习帮助等服务,目前全市社区“四点半”学校已建260多处。
同时,潍坊市还建立区域化协作体系,实现流出人口服务全覆盖。近年来,潍坊市先后与省内16个市和外省8个地市签订了区域协作协议书,开展跨省交流活动26次。通过召开协商会、派驻联络员等形式,建立完善协作双方市、县、乡层级交流制度,及时将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基础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通报对方。在省外人员相对集中的地方,建立流动人口协会和临时党支部,目前,已在山西长治市等地建立流动人口协会6个,在上海码头等地建立流动人口临时党支部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