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坐落在历城区柳埠镇突泉村附近的济南市儿童福利院已筹备完工,300余名孤儿将于六一前搬家新家。
设施完备 专为儿童量身打造
孤儿们的“新家”,是一所集抚育、医疗、康复、幼教、特教、家庭养育、国内外收养、家庭寄养、技能培训于一体的综合性儿童福利机构。
记者在探访时看到,一楼的婴幼儿康教中心,是专为孩子们打造的国内首家室内“水疗法儿童乐园”,主要由浅水区域、深水区域、娱乐平台和步行训练区域四个部分组成。通过水的物理性能的调节和化学成分的刺激等手段,以儿童乐园的形式,让孩子们在娱乐玩耍中达到防止疾病,康复健体的目的。
在全省最大的脑瘫儿童康复中心,配置了具有神奇心理治疗功能的“沙盘室”,多功能感觉系统训练室,以及能够改善肢体残疾和学习困难儿童的手眼协调性的手工作业训练室等。儿童自闭症小屋中设有声、光、电训练设备,儿童可以通过敲击、观看、抚摸,增强孩子的感知力,提高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自理、认知、社会交往及适应社会的能力。康复中心还有全国福利机构首家针灸理疗室,由专业医疗和康复师对参加康复训练的脑瘫儿童进行严格筛选,通过针灸、推拿改善脑瘫孩子的肌力平衡,效果十分明显。
家有兄弟姐妹 “爸妈”天天都在身边
市儿童福利院院长徐子健介绍,虽然常有爱心人士来福利院陪伴孩子们,但都是短时间的,无法替代家庭的温暖。“长此以往,孩子们可能自闭,心理上可能会形成障碍。”
为此儿童福利院面向社会招募11对“爱心父母”,实行“双亲家庭抚养”孤儿模式,并为爱心父母提供140平米的单元房和一定的工资待遇。
孤儿们的“新家”,就建在市儿童福利院院内,取名为新和家园。记者在现场看到,新和家园共有12套单元房,完全根据儿童审美观来修建,每一户都独有特色。因为是给儿童住,家具选材也比较特殊,全部是实木家具。
这里是一个模拟的家,就像一个正常的多子女家庭一样,有自愿来的“爸爸妈妈”,有“哥哥姐姐”和“弟弟妹妹”,唯一不同的是,孩子与孩子之间,孩子与“父母”之间,没有血缘关系。“妈妈”天天都在家里照顾孩子们,“爸爸”像正常的家庭一样,每天正常上班,回家后教育管理孩子。
浓浓家味 叫“爸爸妈妈”还很生硬
记者在新和家园采访时发现,这些新家的“家味”很浓,阳台上挂满了孩子的衣服,桌上还摆着时令水果。 记者采访时刚好赶上“爸爸、妈妈”都在忙着给孩子喂饭。
爱心爸爸赵先生告诉记者,现在他们这个“小家”里有四个孩子,大的有三岁多了,小的只有十个月。“从22号过来到现在,和孩子相处三天,基本上适应了。这么久没带过孩子,现在猛地带四个孩子还是很忙活的上。”
记者发现,虽然爱心爸妈和孩子相处的时间不长,但孩子已经显出对父母浓浓的依恋。一直围着“爸爸妈妈”转,甚至“爸爸”去洗菜都要当个小铃铛。
“平时也是训练孩子叫爸爸妈妈,但是这四个字对孩子来说,还是太陌生了,孩子叫的时候,语调明显有些生硬。慢慢来吧,毕竟时间不长,还是要跟孩子培养出感情来。”赵先生说。
据介绍,新的儿童福利院在养育模式上向更加社会化、人性化、亲情化上发展,她的崭新布局将为孤残儿童的愉快生活和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人性化且极富吸引力的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