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新闻中心 活动公告 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 劳动模范 先进工作者 优秀企业家 新农村带头人 行业精英 巾帼楷模 道德模范 历史人物 记者联盟
  
您目前的位置:先进工作者 >> 小胡同走出大记者

小胡同走出大记者

作者: | 来源:山东英模网 | 发布时间:2011-12-30


      这是一位记者的答记者问:
    “你写新闻有什么诀窍?”“用脚底板写新闻。”
    “你最初的新闻理想是什么?实现了没有?”“一开始想当大记者、名记者,没想到跑了11年社区,成了百姓口中的‘胡同记者',这不但是新闻理想的实现,更是新闻理想的超越。”
    “如果有年轻人想要做记者,你会对他说什么?”“如果吃不了苦受不了累,不适合当记者;如果想发财致富,请不要当记者;如果对苦难冷漠,就不配当记者。”
    这位答记者问的记者,就是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济南市人大代表、齐鲁晚报社区记者张刚。
    全国有几十万记者,为什么要写这个在胡同、社区钻了11年的“土记者”?也许,我们要从张刚的身上,为三个问题寻找答案:


做什么样的记者——
在这个全媒体、自媒体时代,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记者?


“干这点活儿,累不着”
    张刚性格沉稳,可“泥人”也有个土性子,2000年从兰州大学新闻系毕业考进齐鲁晚报,报社没按惯例给他分“口”,却让他去跑社区,张刚就没掩饰住心里的失落:心目中的记者,应该是见大世面,报大事件。跑社区整天和大爷大妈打交道,既没面子,恐怕也难有什么出息。
  尽管并不十分情愿,张刚还是决定试一试,先跑起来再说。
    第一次到青年公园街道槐荫广场社区建立联系点,居委会主任何希梅用疑惑的眼光看着他说:“哎哟!多少年了,我们这里从来没来过记者,省报记者能到最基层的社区来?”人家的怀疑反倒激起了张刚的犟劲儿:“这社区我还跑定了。”
    一辆自行车、一张地图、一瓶矿泉水,是张刚跑社区的基本装备,很快,最初联系的槐荫区的12个街道办事处、120多个居委会都留下了张刚的足迹。
    在妻子牛晓玲眼中,张刚是个“错时症”患者:“人家都是8小时工作制,他呢,正好颠倒了,早晨7点出门,晚上十点十一点回来,我和孩子,有时一天和他不朝面儿。”   
    为了配合张刚的“错时症”,刚结婚的那几年,牛晓玲双休日的节目就是和张刚一起去采访。牛晓玲印象最深的一次是2003年夏末,张刚骑自行车带着怀孕4个月的她去医院做例行检查,突然大雨如注,地势低洼的济南北部有几个地方被水淹了。雨势稍减,张刚带着牛晓玲直奔被水淹的白鹤庄一带。医院没去成,现场新闻发回了报社。
    如果你说张刚敬业,他的回答让你一愣:“干这点活,累不着。在我老家一些地方,想喝口水都得挑着担子上坡下岭走几里路,咱从小干农活的人,写个稿能累着?”
“帮这几个钱,穷不了”
    一个“勤”字让张刚敲开了社区的门,“有事找张刚”成了不少社区居民的口头禅。时间长了,本来是到社区找“稿”的张刚,却有了意外的收获——认亲。
    “老牛去年‘七一'走了。”说这话时张刚眼圈一红。多年前,在槐荫区振兴街采访时,居委会主任韩秀芝把张刚领进了牛汉武的家。老牛因车祸成了植物人,妻子赵俊英辞了职,一边侍候丈夫,一边靠卖包子维持生计。在赵俊英的悉心照料下,老牛奇迹般地苏醒了。长篇通讯《真爱唤醒植物人丈夫》见报了,读者们给老牛家捐了钱、送来了轮椅。工作结束了,张刚和老牛家的缘分没有断。到社区采访,张刚总要到老牛家看看,有空,就推着老牛出来走走。妻子牛晓玲也经常跟着张刚一起去看老牛,就像走亲戚。过节单位发点鱼、发捆葱,自己不吃,拿到老牛家去了。
    这些年,张刚习惯了走街串巷,也习惯了随时伸手扶别人一把。去天桥区一所小学采访被民警解救的孩子小燕子,帮她垫上生活费;去市立一院采访受伤的民工,给人家垫上药费。要知道,那时的他上大学时欠下的4000元债务尚未还清,老家的弟弟妹妹上学需要学费,妻子刚到济南一时还未找到合适的工作。
    居委会的何姨、陈大姐,剪纸的栾大娘、做马扎的陈大哥,还有摆小摊的、开出租的……11年社区跑下来,西北人张刚在济南的“亲戚”多得数不清,个个亲得不得了。当然,也有人说他傻:“张刚,有人当记者收红包、拿车马费,你可倒好,啥都自费,还倒贴,图什么?”张刚说:“拿那几个钱富不了,别说别人,连自己都看不起自己;帮这几个钱也穷不了,图个心安。”

 

做什么样的新闻——
有什么样的记者,就有什么样的新闻。一如人品支撑作品,作风决定文风。

人在现场,心在现场
    2000年张刚开始跑社区时,社区还是个新概念,什么是社区新闻,社区新闻怎么写?没人能告诉张刚。
    张刚一头扎进社区,从好人好事写起。可是几篇倒金字塔结构、“五个W”俱全的稿子写出来,却遭了批评:同事说僵硬,读者不爱看。张刚不气馁,有事没事就泡在社区,细心观察,耐心体会。几篇白描式的现场新闻一见报,同行称赞,读者爱看,张刚一下子找到了社区新闻的感觉:社区满眼是新闻,但不能用套话、官话写,写法不换、角度不转,老百姓没法看。换了,转了,不但能发,还能上头条,评好稿。
    在晚报发出第一篇重头稿的过程,张刚至今历历在目。离春节还有几天了,张刚从部门主任手里接过200元钱,也接过了一个新任务:当一星期水果贩,写篇体验新闻。
    贩水果,得有辆三轮车。好容易才找到租三轮的地方,交上押金推出来,才想起自己还不会骑。找了个空场,练了大半天,总算能骑着三轮走了。第二天凌晨4点即起,5点钟,张刚满头大汗赶到位于八里桥的水果批发市场,却发现来晚了,好几种水果已经批发完了。第二天起得更早。
    白天出摊卖水果,晚上除了记笔记,就是躺在出租屋的小床上,一边听着收音机里《常回家看看》的歌声,一边流眼泪,除夕的鞭炮声,就像炸响在张刚的心上。
    一周后,一篇6000多字的体验新闻见报了。很长一段时间,张刚做体验式新闻上了瘾:搬家工、送水工、环卫工、动物饲养员……张刚和底层百姓的距离,报纸和底层百姓的距离,就在这一篇篇报道中越来越近。

入得现场,出得现场
    对社区的人越来越熟,对社区的事了解越来越深,但一度张刚也很困惑,如何从柴米油盐、路灯井盖的琐事中跳出来?
    一次又一次的采访,张刚渐渐悟出,记者手中的笔,要用来解决百姓一时一事的困难,更要关注带有普遍意义的热点、难点问题。

    做介入式新闻,张刚连续多年跟踪报道下岗女工胡立华,寻销路、找资金、仓库失火后如何重新站起来,每一篇稿子都直指下岗再就业、创业难题。做介入式新闻,通过《守着公交站,坐车却犯难》的报道,协调相关部门解决了西周社区周边6000多居民乘公交车要走半小时的难题。做调查式新闻,张刚与同事持续追踪泔水猪,连发十多篇报道,直至引起中央高层批示,8部门联手彻底根治泔水猪。
    新闻记录历史,有时,新闻也引导社会变革,推动历史发展。虽然做的是社区新闻,张刚依然有这样的雄心壮志。


做什么样的媒体——
媒体是产业,更是舆论阵地,还是社会良知。有什么样的媒体,就塑造什么样的记者,报道什么样的新闻。

“六字诀”带出一群“小张刚”
    在山东新闻界,张刚不是一个个体,张刚是一种“现象”。
    跑社区一年,鉴于张刚在百姓中的影响力越来越大,齐鲁晚报专门开辟了《张刚在您身边》专栏,这是齐鲁晚报创刊以来第一个以记者名字命名的新闻专栏。张刚“社区记者”的大名片也挂进了多个社区。2002年2月,山东省、济南市新闻界、理论界专门召开“张刚现象理论研讨会”,探讨张刚现象对于媒体践行“三贴近”的意义和推广价值。2003年,张刚当选济南市人大代表。
    2004年初,齐鲁晚报成立了“张刚工作室”,从单打独斗到带领一个团队,张刚把自己总结的胡同记者“六字诀”:认准一个“苦”字,落脚一个“民”字,做到一个“实”字,坚持一个“廉”字,突出一个“新”字,咬定一个“学”字,倾囊传授给了工作室的年轻人。一个张刚,带出了一群“小张刚”。
    2010年记者节,张刚与大众报业集团(齐鲁晚报为大众报业集团旗下子媒体)旗下十几家媒体的青年记者们一起赴创刊地沂水寻根。这一天,又一口由大众报人出资上百万元打下的深井,涌出了甘甜的清流,又有几个村的群众告别了饮用“地窖水”的历史。那天,看着现场的群众有的捧起水喜极而泣,张刚的眼睛湿润了:“大众报人与老区人民70多年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让我领悟到,我们与群众的感情,不是同情怜悯,更不是施舍,而是水乳交融、血脉相连。”
 

自行车变“大篷车”,服务平台升级换代
    2010年3月7日,一辆特别的“大篷车”徐徐“开”进了济南市七东社区,齐鲁晚报新闻服务社区项目——“张刚大篷车”正式启动,张刚服务社区的平台再次升级。   
    为市民免费检测食品安全、网购维权大讲堂、帮贫困母亲圆梦、带贫困学子游世博、新春送暖……每个活动,都踩准了市民的关注点、社会的兴奋点,“大篷车”的品牌迅速叫响了。
    上了“大篷车”的张刚,更忙碌了,策划活动,他要出主意、想办法;活动现场,他是总指挥;哪个环节缺人手,他立刻又成了补岗的小工。
    活动越搞越大,“张刚大篷车”开出了济南,人气越来越旺,吸引了一批规模庞大的铁杆“车迷”,每场活动,都有身份各异、年龄千差万别的“车迷”志愿者义务来帮忙。“张刚大篷车”像一块磁铁,凝聚起一股服务基层、服务百姓的强大力量。“张刚大篷车”更像一座桥梁,担当起疏通民意、联通上下、构建和谐的责任。
    其实,“张刚大篷车”只是齐鲁晚报担当社会责任、以新闻服务民生的一个侧面,但百姓们的态度,却为他们需要什么样的媒体做了最好注脚。在不久前举办的“张刚大篷车”百期座谈会上,热心读者自发给“大篷车”送来件件朴实无华的礼物:一个自编的中国结,一袋自家种的小石榴,一沓环保垃圾袋……更多的读者,送来的只是一句嘱托,一条建议,但这感情,这信任,是对媒体的最高奖赏。(本报记者 李海燕 齐鲁晚报记者 郭 静)

新闻来源:大众日报网

责任编辑:山东英模网
热点排行  
·辉煌十一五——临沂市知名企业家
·特约记者名单
·山东英模网人事任免公告
·新世纪十年山东建功立业·富民强
·评选活动通知
·山东富民强省典范(部分)形象展
·“建国六十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山东
·关于隆重推介“新世纪十年
·关于隆重推介“辉煌十一五 &#
·李凤德:新农村建设路上的领头雁
·田园意趣 翰墨飘香
·尽显青春本色 弘扬永泰风采
·关于编辑出版《富民强省R
·开拓创新谋发展 凝心聚力谱华章
最新更新  
·双百人物——邓萍
·双百人物——包森
·我省召开省直老干部情况通报会
·我省困难群众生活有较大改善
·小胡同走出大记者
·山水集团水泥生产线新疆投产
·山东经济文化强省优秀企业家——
·威海:“零距离”服务散居军休干
·科学谋篇活全局
·省暨济南市文化进工地主场活动举
·山东旅游商品有了主打品牌
·2011感动济南年度人物颁奖举
·中国教育学会首届“中华人文读书
·文明之光璀璨齐鲁
Copyright 2010-2020 SDyn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主办:山东英模网编辑部 技术支持:中国环保联盟
山东英模网 版权所有 鲁ICP备08018123号
Email:sdgrbczh@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