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初夏,虽然距苹果收获还有四五个月的时间,但蓬莱市村里集镇南官山村村民孙殿好已经开始展望自己今年的收成。“我种了五亩苹果,套了十多万个袋,看春天的价格,今年的收入应该比去年更多一点。”
南官山村地处海拔800多米的艾崮山下,由于地形土壤的独特优势,该村的苹果质量一直广受好评。但十多年前的情形与此恰好相反,当时南官山村苦于没有一条像样的出村的路,苹果收购商大都对南官山村敬而远之,使得村里品质优等的苹果比周围村庄都要便宜不少。南官山村委主任王维祥将此形容为“酒香也怕巷子深”。
此前从事苹果收购生意的吴长洲,对此看在眼里急在心上。1998年,他毅然放弃每年能带来将近10万元收入的批发生意,回村担任党支书。在他的号召下,南官山村拉开了持续十几年的“修路出山”的序幕。
全村党员群众齐上阵,打响了第一仗,他们架桥4座,改河道1000米,筑固防坝50个,挖土石3万方,当年修成一条长3500多米、宽7米的北七里村路。第二年,又拓宽整修南七里村路。2003年、2004年冬天,又先后发动全村青壮年劳力义务出工,开通了宽5米、长70里的盘山路。施工期间,村两委干部两班倒,靠上去指挥,一连60多天吃睡在山上。“遇到一些陡坡,机器开不上去,吴书记就带着大家用手一块一块地搬石头。”南官山村党支部副书记孙殿寿说。
路通了,南官山村民告别了大山的困扰,踏上了致富的道路。现在的南官山村,农副产品源源不断运到山外,一下子改变了肩扛、担挑果品下山的历史。仅果品生意一项,全村就增收100多万元。
谈起这段经历,今年60多岁的吴长洲认为“不服气”的精神是自己的动力。“作为一个南官山人,看到自己村比别的村子差,从心里就感觉不服气;当了村干部之后,带领老百姓致富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修路告一段落之后,吴长洲的目光仍然没有离开“大山”。近来,他正筹划着利用村里的山水资源,发展有特色的农家乐旅游。“我们村被评为蓬莱首批‘美丽乡村’,能利用好这些优势,南官山村将来的生活会更好。”吴长洲很乐观。(转载于大众日报2014-6-5第2版)